北方的琼花——天目琼花
天目琼花学名:Viburnum sargentii 别名:鸡树条荚迷
科属:忍冬科,荚蒾属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约3m。灰色浅纵裂,略带木栓,小枝有明显皮孔.叶宽卵形至卵圆形,长6~12cm,通常3裂,裂片边缘具不规则的齿,掌状3出脉.复聚伞形花序,径8~12cm,生于侧枝顶端,边缘有大型不孕花,中间为两性花;花冠乳白色,辐状;核果近球形,径约1cm,鲜红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分布地区:
原产中国,发现于浙江天目山地区。因花着生于顶端,故又称佛头花、并头花.天目琼花山野自生,天然分布于内蒙古、河北、甘肃及东北地区,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国,河北燕青园艺有引种.
习性:天目琼花喜光又耐荫;耐寒,多生于夏凉湿润多雾的灌木丛中;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及中性土壤都能生长。根系发达,移植容易成活。
繁殖:播种繁殖,扦插。夏季嫩枝扦插,春秋两季硬枝扦插成活率均较高。
园林应用:天目琼花的树态清秀,叶形美丽,花开似雪,果赤如丹。宜在建筑物四周、草坪边缘配植,也可在道路边、假山旁孤植、丛植或片植。枝、叶、果均入药。天目琼花的复伞形花序很特别,边花(周围一圈的花)白色很大,非常漂亮但却不能结实,心花(中央的小花)貌不惊人却能结出累累红果,两种类型的花使其春可观花、秋可观果,在园林中广为应用。
琼花是我国特有的名花。相传隋炀帝就是为到扬州赏琼花而下令开凿了大运河。琼花为忍冬科,荚迷属的半常绿花灌木,原产于我国的江浙及湖北等地,是美丽的南方植物,其抗寒性较差,不适于在北方地区生长。
与琼花相近的是木绣球,实际上是琼花这个种下的变异类型,在国外,被人称做是“中国雪球花”。除了琼花以外还有一些亲缘关系相近的种如天目琼花、欧洲琼花等,这些种也有琼花的具有不孕花和可孕花的奇异花型,在欧洲也有它的亲戚,叫做“欧洲雪球花”,有好几种,形象和香气都非常类似
天目琼花,亦是忍冬科荚迷属的植物,但其抗寒性较强,天然分布于内蒙古、河北、甘肃及东北地区。其花型与琼花十分相似,复聚伞形花序,边缘有大型白色不孕花,中间为两性花,春季开花时异常美艳,烟花三月下扬州时欣赏的美景在北方亦能领略到了。
天目琼花的树态清秀、优雅,叶形美丽,花开似雪,果赤如丹,到了秋天,叶片变为红色,仍具观赏价值。是集观花、观果、观叶为一体的优秀的花灌木。比较适于孤植、丛植,或植于建筑物四周、岩石边等。在北京植物园中就栽植了大量的天目琼花,有的群植于草坪中,有的孤植在绿地的拐角与边缘处。根据景观的要求,周围配植了许多花灌木或是色叶植物,以丰富景观的色彩与厚度。每年的4月至5月,天目琼花盛花时,长出一树树的花盘,边缘的不孕花似一只只美丽飞舞的白蝴蝶。8月至9月份,中间的可孕花结出亮红色的果实,奇特的花型与美丽的果实,都是人们观赏的亮点。
天目琼花抗性强,喜阳亦耐阴,耐寒、耐干旱,对环境要求不严等特性,使得养护管理容易,非常适于园林应用。其树姿优雅、花形奇特、果实亮丽、秋叶鲜红,这些优秀的观赏特性更增加了其的推广价值。
天目琼花的花、叶、果、树型极为优美,集观花、观叶和观果于一体,如养护管理不当,则会引起花少叶稀,大大降低了观赏价值。要使天目琼花花繁叶茂,就必须做到:
①选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②种植时需施足基肥,以后每年秋后在根周土壤中施以腐熟的有机肥,开花前后需各施1次薄肥。
③每年秋后入室前要进行修剪,剪去过密枝、枯枝和病虫枝,将弱长枝截短;第2年萌动前剪去隔年果穗。
④浇水不要过多,对多雨季节要排水防涝,及时倒除盆内积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