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的栽培技术
月季(rosa cvs)又名斗雪红、长春花、月月红等,蔷薇科,蔷薇属。月季花容秀美,千姿百态,芳香馥郁,四时常开,深受人们喜爱,被评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目前广为栽培的月季与它的祖先中国月季(rosa?chinensis)差异很大,故特称之为现代月季,简称月季。它既可作切花生产,又可庭园栽植和盆栽,在花卉园艺上占有重要地位。月季、玫瑰是蔷薇属(rosa)中的不同种,但在国外相互不分,统称之为rose,我国南方及上海等地人们把现代月季也统称为玫瑰。(一)形态特征及品种
为有刺灌木或呈蔓状,攀缘状。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花单生或排成伞房花房、圆锥花序,花瓣多数重瓣,花色丰富多彩,有红、黄、白、蓝、紫、绿、橙、茶、黑和中间色,有的具芳香。蔷薇果。
现代月季为中国月季传入欧洲后与各种蔷薇属植物杂交而成。栽培的品种繁多,大致分为6大类,即杂种香水月季(简称ht系)、丰花月季(简称f系)、壮花月季(简称gr系)、微型月季(简称min系)、藤本月季(简称ci系)和灌木月季(简称sh系)。灌木月季类是一个庞大的类群,几乎包括前5类所不能列入的各种月季。有半栽培原种、老月季品种,也有新近育成的灌木月季新种。
从应用来说,月季可以分为:
1.切花月季,如萨曼莎、金徽章等。此种类能在短时间内反复开花,花朵开放缓慢,瓣质也较厚,花梗挺直,花色持久,叶片漂亮、刺少。
2.丰花月季,如莫海姆,金玛丽等,具有梗长、花美、耐寒耐热特点,适合行道绿化、花坛造型。
3.大花月季(杂种香水月季),如红双喜、彩等、花型高贵、花大、花期长,品种很多,适合盆栽和花坛庭院种埴。
4.微型月季,植株矮小,树型好看,花色艳丽,适合窗台栽培。
5.藤本月季如怜悯。安吉拉等,蔓性枝条,适合花篱、花墙、垂真绿花等。
6.地被月季,如冬梅、兰梦。
(二)生态习性
月季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较其他花卉为强,我国各地均可栽培。
月季对土壤要求虽不甚严,但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微酸性的壤土较为适宜。性喜温暖、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的环境。大多数品种最适温度白昼为15℃~26℃,晚上为10℃~15℃。冬季气温低于S℃即进入休眠。有的品种能耐-15℃的低温和耐35℃的高温,但夏季温度持续30℃以上时,即进入半休眠,植株生长不良,虽也能孕蕾,但花小瓣少,色暗淡而无光泽,失去观赏价值。
月季喜水、肥,在整个生活期中都不能失水,尤其从萌芽到放叶、开花阶段,应充分供水,花期水分需要特多,土壤应经常保持湿润,这样开的花朵肥大、鲜艳。进入休眠期后要控制水分不宜过多。由于月季生长期不断发芽、抽梢、孕蕾、开花,必须及时经常施肥,防止树势衰退,使花开不断。
(三)繁殖方法
月季的繁殖方法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多用于培育新品种和以播种野蔷薇大量繁殖砧木。营养繁殖有扦插、嫁接、分株、压条、组织培养等法,其中以扦插、嫁接简便易行,为人们所广泛采用。
1.扦插 长江流域多在春、秋两季进行。春插一般从4月下旬开始,5月底结束,此时气候温暖,相对湿度较高,插后25天左右即能生根,成活率较高。秋插从8月下旬开始,到10月底结束,此时气温仍较高,但昼夜温差较大,故生根期要比春插延长10~15天,成活率也较高。也可进行冬插,这能充分利用冬季修剪下的枝条,如能在温室中培育,成活率也很高。若无温室,南方可选择向阳背风、比较温暖的环境进行露地扦插,但管理上要特别注意防干冻。扦插时,用500ppm~1000ppm吲哚丁酸或500ppm吲哚乙酸快浸插穗下端,有促进生根的效果。插壤以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插条入土深度为穗条的1/3至2/5,早春、深秋和冬季宜深些,其他时间宜浅些。
2.嫁接是繁殖月季的主要手段。要获得优质的嫁接苗,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砧木,目前国内常用的砧木有野蔷薇、粉团蔷薇等。多用枝接和芽接:枝接在休眠期进行,南方12月至翌年2月,北方在春季叶芽萌动以前;芽接在生长期均可嫁接。嫁接后要加强管理。
如要求短期内繁殖大量特定品种,可进行组织培养。它能大量培养保持原种特性的无菌苗。
(四)栽培技术
月季栽培大致上有三种形式,即盆栽、地栽和切花栽培。
1.盆栽 常用于室内小景,管理可以概括为10条四字诀:盆土疏松,盆径适当,干湿适中,薄肥勤肥,摘花修枝,防治病虫,常放室外,松土除草,剥除砧芽,每年翻盆。
2.地栽 常于公园、风景区、工厂、学校、街道、庭园栽植。地栽方式有平面绿化,垂直绿化等,常用于花坛、花屏、花门、花廊、花带、花篱布置。其管理中最主要的环节,是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
(1)施肥:在冬季修剪后至萌芽前进行,此时操作方便,应施足有机肥料。月季开花多,需肥量大,生长季最好多次施肥,5月盛花后,及时追肥,以促夏季开花和秋季花盛。秋末应控制施肥,以防秋梢过旺受到霜冻。春季开始展叶时新根大量生长,不能施用浓肥,以免新根受损,影响生长。
(2)修剪:是月季花栽培中最重要的工作,主要在冬季,但冬剪不宜过早,否则引起萌发,易遭受冻害。剪枝程度根据所需树形而定,低干的在离地30厘米~40厘米处重剪,留3~5个健壮分枝,其余全部除去。高干的适当轻剪。树冠内部侧枝需疏剪。病虫枯枝全部剪去。较大的植株移栽时要重剪。花后及时剪去花梗。嫁接苗的砧木萌蘖也应及时除去,直立性强的月季,可剪成单干树状。
(3)病虫害防治:主要有白粉病,黑斑病、蚜虫、锯梢蜂、刺娥、天牛等,必须注意防治。
3.切花栽培 月季花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在荷兰,月季切花的年产值达2亿美元以上。目前国内外需要量极大,发展月季切花生产前景广阔。
切花月季的栽培,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而选好品种,通常都以ht系的品种为主,在栽培技术上主要抓住下列环节:
(1)环境选择与小苗定植:栽植地要地势高爽、通风良好,种前要深翻,施足基肥。小苗定植的时间根据苗龄而定,可在春季或梅雨初。定植株行距,以6米宽的花棚为例,做二米宽的畦4条,每畦种2行,行距50厘米,株距20厘米。品种不同略有差异。
(2)整枝修剪:修剪可以决定产花日期、单株出花数量和出花等级。一般ht系品种全年控制在每株18~25支的产量。花后要及时除去病枝、弱枝、退化枝,适当调整植株高度。剪花时要保留下面二档叶片。萌芽初期要疏芽,及时摘去花枝上的侧芽和副蕾,勿使营养分散。
(3)肥水管理:切花月季喜肥、水,春、夏、秋三季,应隔天浇水,夏季高温,配合沟灌效果较好,冬天每5天烧一次水。由于经常浇水,土壤易板结,应及时松土。施肥量,一般180平方米的温室,施用腐熟的干饼肥40公斤即可,营养生长期每月施尿素5公斤,进入开花期要增加磷钾肥,减少氮肥。连续栽种三年的土壤要增施微量元素。
(4)冬季保温:栽培切花月季最佳温度为白天25℃、晚上15℃,但一般大棚或温室难以达到。如果晚间加温能维持在10℃左右,亦能正常生长。一个180平方米的生产大棚,如能布设3根1000瓦地加温线凌空吊起,能承受室外一5℃的低温。室温低于0℃时,小花蕾极易冻坏。
(五)应用
1.在月季园中的应用 月季园的发展始于欧洲国家,多是在19~20世纪之间建立起来的,因月季具有花期长、品种多、适应性较强,栽培较容易等特点,月季园发展很快,在西方被喻为“戒指上的宝石”。月季园品种一般以茶香月季为主,还有现代月季中的藤蔓月季、丰花月季、灌木月季、微型月季等。为了增加游人的知识,也可栽植一些野生的原种。必要时可搞防风林带。有时为了增加色彩对比效果,可用绿篱隔离成不同的小区。
2.与其它树种搭配时的应用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要根据不同月季种类的特性及绿化工程的要求,用于不同的用途。茶香月季具有鲜明的色彩和美丽的树形,可种植在园中主要位置,用以构成庭园的主景和衬景。丰花月季花期不断,生长势强壮,中等高矮,适宜装饰街心、道旁,作沿墙的长篱,独立的花屏或花圃的镶边。大花月季常用于地势较高处作背景。灌木月季宜植于偏僻角落或管理困难的地方,组成密集的栅栏,用以封闭或遮拦杂乱的背景或车道。微型月季小巧玲珑,花色丰富,可作有色地被、花坊和草地的镶边。藤蔓月季能构成令人赏心悦目的甬道和花柱,可先做成不同形状的架子,如拱形、网格式、框架式,使月季枝条往上爬,经过适当绑扶,可以装点、修饰建筑物,并可成为联系建筑物与园林的绝妙“纽带”。此外,可以通过嫁接方式培养“树状月季”获得独特的观赏效果。选复伞房蔷薇、花旗藤或其它枝条粗壮的种类作砧木,先用支柱绑缚,长到一定粗度能自然直立时,在离地1.5~2米处嫁接,可接多个品种,使其开花五颜六色。月季是落叶小灌木,严冬季节观赏效果较差。因此,除了对各品种合理使用外,还要用常绿植物或其它色叶树进行配置。可三、五成丛种植松柏和雪松,在生长季节作为月季花的衬景,冬季可显出绿色的生机。配置色叶树可用银杏、元宝枫、黄栌、火炬树等,红黄相映,构成层次分明的色彩。 (文:李 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学术版 》 2008年第6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