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ainning 发表于 2013-1-9 13:48:21

培尔·金特(Peer Gynt)——(德国,杂交茶香,黄色,1968)

培尔·金特(Peer Gynt)——(德国,杂交茶香,黄色,1968) 商用别名:• KORol黄色混合,杂交茶香月季注册名称:KORol
展览名称:Peer Gynt培育:1968年德国,Reimer Kordes.Samuel McGredy and Son, Nurserymen (Ireland)在爱尔兰以名称'Peer Gynt'推出。类别:杂交茶香月季。Hybrid Tea.开花性:黄色混合,红色边缘。淡淡的香味。花瓣50。平均直径11厘米。多季节连续开花。习性:高度80-130厘米。宽度60厘米。耐寒性:美国农业部区7B和温暖。亲子:Colour Wonder × Golden Giant 名称来历:诗剧《培尔·金特》(Peer Gynt)是易卜生剧作中最具文化内涵和哲学底蕴的一部。它通过纨绔子弟培尔·金特放浪、历险、辗转的生命历程,探索了人生是为了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重大哲学命题。该剧反映的虽然是严肃的人生主题,但具有鲜明的讽刺喜剧特点及舞台闹剧因素,是国际戏剧舞台常演不衰的经典之作。

组曲《培尔·金特》(Peer Gynt)是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诗剧 《培尔·金特》 所写的配乐,完成于1874至1875年间,但他从配乐中选编的两套组曲(各分四段),却到1888和1891年才先后编出。这两部组曲都是曲作者格里格的代表作品。 戏剧《培尔·金特》 虽然不是挪威著名文学家、剧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但在作者的全部剧作中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大量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梦幻境界和形象,剖析了当时挪威上层社会的极端利己主义,同时又触及了当时世界上的许多重大政治事件。 关于易卜生的这部诗剧, 格里格曾在他《第二组曲》的扉页概括作了这样的说明:“培尔·金特是一个病态地沉溺于幻想的角色,成为权迷心窍和自大狂妄的牺牲品。 年轻时,他就有很多粗野、鲁莽的举动, 经受着命运的多次捉弄。培尔·金特离家出走,在外周游一番之后,回来时已经年老,而回家途中又遇翻船,使他像离家时那样一贫如洗。在这里,他年轻时代的情人,多年来一直忠诚于他的索尔维格来迎接他,他筋疲力尽地把脸贴在索尔维格的膝盖上,终于找到了安息之处。” 尽管第二组曲中的 《索尔维格之歌》确属杰作,但总的说来还是《第一组曲》更为流行。 选入两套组曲的八首乐曲,只按音乐的要求编排,完全不受原剧情节发展的牵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培尔·金特(Peer Gynt)——(德国,杂交茶香,黄色,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