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leng 发表于 2009-8-8 06:19:29

耐寒月季新优品种选育研究

      为了研究选育耐寒月季新优品种,文章用直接引种筛选、自然变异选择、核辐射与常规杂交育种手段,通过栽培试验,分析检测选育出了14个品种的新优月季。这些品种耐寒、抗性强、观赏价值高。
  现代月季(Rosa hybrida)有“花中皇后”之美称,一些国家选为国花,我国把它评为十大名花之一。
  我国的月季品种及其栽培技术明代已居于世界前列。但此后,种植业却停滞不前。现在,我国栽培的月季品种90%以上来源于国外,月季育种工作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承担了1998~2001年北京市科委的“耐寒月季新优品种选育研究”课题。历时四年的研究,采用直接引种筛选、自然芽变选择、核辐射与常规杂交育种手段,选育出了一批耐寒、抗性强,观赏性高的新优月季品种。
1.材料与方法
  1.1 引种材料
  (1)地被月季:粉被(Essex)、皇家巴西诺(Royal Bassino)等。
  (2)丰花(或微型)月季:肯特(Kent)、苏塞克斯(Sussex)、玫瑰毯(Rosy Carpet)、法兰克福(Palmengarten Frunfurt)、苏莱尔(Surrey)、仙镜(Carefree Wonder)、温尼伯公园(Winnipeg Parks)、玛蒂尔达(Matilda)等。
  (3)大花(或切花)月季:卡罗拉(Carrera)、赤道(Tropical)、大丰收(Grand Gala)、红色诱惑(トラビイアータ)、阳光普照(イノセニシア)、罗丽娜(ロレーナ)、日本黄(エニブレム)、坦克(Pareo)、红丝绒(Red Velvet)、第一红(First Red)、红衣主教(Kardinal)、Flamingo、玛依珂、红柏林、高德拉等。
  引种品种来源于美国、日本、德国、荷兰、韩国及我国原有月季,共50多个品种。
  1.2 方法
  (1)引种材料筛选 通过栽培试验,观察现有月季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耐寒性、抗性,经分析检测选育出优良月季材料,这些材料一是直接应用于园林绿化中;二是将优良品种或某个性状非常突出的材料作为杂交亲本。
  (2)用核辐射处理和常规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新品种 把经核辐射处理的月季扦插条和愈伤组织直接插扦(冬夏季)和进行组织培养。扦插条生根萌发后多次修剪,促进变异芽的形成和萌发,以免变异芽形成“坎合体”。将组培苗在培养基内多次接种,促进愈伤组织分化,促进变异芽的产生和形成。
  在6~8月进行有性杂交组合,秋后收获种子,冬季沙藏冷处理(其中部分种子预先进行辐射处理),打破休眠规律,促进萌发,2月份移至温室播种。
  对常规杂交F1代和辐射处理的后代进行选择,培育优良单株。
  引种和杂交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品系),在不同环境(地点)条件下,进行了中试栽培试验。
2.结果与分析
  2.1 引种与芽变
  (1)在引种材料(品种)中,发现红衣主教(Kardinal)出现了一个新的芽变株,经插扦培育成了一个红衣主教芽变新品种(简称红衣主教新变种)。
  (2)对引种材料(品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栽培试验,检测分析和筛选,选育出了地被月季粉被,丰花(微型)月季肯特、苏塞克斯,大花(切花)月季罗丽娜、阳光普照、日本黄、坦克、赤道、红丝绒等,这些月季品种的各种性状表现十分突出,适宜园林绿化、切花或盆花的应用 。
  2.2 常规杂交育种与核辐射育种
  1997~1999年共做月季杂交组合593个(其中,1997年做68个,1998年做173个,1999年做352个),杂交结实39个组合(其中1997年种子处理不当未出苗),结实率约6.6%。后代播种出苗28个组合,出苗率约72%(表2)。
  (1)杂交结实率与亲本自交结实率成正相关,选择7个杂交组合,每一个杂交组合的亲本中有一个是阳光普照或罗丽娜,因为这两个亲本材料的自交结实率比较高。如果亲本自交结实率低或没有自交结实能力,则杂交的后代就很难结实或不可能结实。因此,选择亲本组合时,首先要考虑到亲本的自交结实率的问题。
  (2)杂交种子播种后会出现很大的变异,因此,F1是杂交后代选择的关键。在F1中,株型表现于两亲本之间或同于父本;花色呈多样变化,白色亲本中的白色后代个体出现极少;叶色表现同于父本或母本或两亲本之间;耐寒性表现同于母本或两亲本之间;抗病性表现同于父本或两亲本之间。
  (3)核辐射处理月季枝条,致死率高达98%,这也许与插扦的环境条件有关,也未发现新的变异。核辐射处理月季组培的愈伤组织和组培分化苗,成活率高,但后代变异率很低,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变异类型未出现。从表3中可见。这说明辐射处理月季,诱导选择耐寒性强等优良性状个体的后代比较困难。
  (4)通过杂交选育的98-137-8、99-101-3、99-83-5、99-213-1四个优良品种或株系,它们的性状稳定,耐寒性、耐热性、抗病性强,花型大、高心卷边,非常优美,花期为4月下旬至12月上旬,适宜用于园林绿化或作为切花品种。
3.问题与讨论
  现有月季栽培品种,由于基因型的高度杂合性,易出现芽变,红衣主教新变种、北京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杏花村丰花月季品种都是芽变选择的结果。而品种间杂交,在F1中出现新性状极为广泛,利于选择。芽变和杂交后代用无性插扦或嫁接繁殖方法,可使选育的优良性状得以稳定保存下来,成为新优品种。因此,常规杂交育种仍是目前月季育种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并能选育出丰富的月季品种。
  在本研究中,经核辐射的月季材料未诱导出新的优良变异类型,其方法和辐射的剂量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通过引种筛选、自然芽变选择、核辐射处理和常规杂交育种选育出了14个品种(或品系),其中,引种选育出9个品种、自然芽变选育1个品种、杂交育种选育出4个品种(品系)。这些品种(品系)耐寒、耐热、抗病、观赏性好。粉被可用作地被月季;肯特、苏塞克斯为丰花月季;坦克、赤道、99-83-5、98-137-8既可用于园林绿地,又可适宜作盆栽月季;红衣主教新变种、罗丽娜、阳光普照、日本黄、99-101-3、99-213-1既可用于园林绿地,又适宜作为切花栽培月季;红丝绒用于园林绿地,作为月季树栽培。这些月季品种(品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繁育与区域试验,以便更有效地推广应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耐寒月季新优品种选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