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leng 发表于 2009-8-19 08:10:08

月季嫁接苗的生产

嫁接苗:其根和茎的遗传基础不完全相同或相差甚远。再按其嫁接方式不同可分为芽接苗和枝接苗,按砧木来源可分为实生砧嫁接苗和扦插砧嫁接苗,按接穗发育状态可分为绿枝嫁接苗和休眠枝嫁接苗。

    研究认为砧木的活力可以通过嫁接传递给接穗,砧木作用的主要方式是影响接穗基芽萌动或第一阶段的生长,另外可以打破接穗侧芽的休眠,还会影响地上部分盲枝的生成;反过来,接穗也可以影响砧木的扦插生根,接穗类型极大影响砧木根系的活力。

    1、芽接苗生产(Budded Seedlings)

    仅用一个芽繁殖一棵种苗,繁殖系数高,砧穗愈合好,是最常用的方法。全年均可进行,5~10月采用芽接,春季用嫩梢嫁接。

    (1)   芽接苗的种类

    芽接苗根据其嫁接的时间、嫁接后生长期的长短、成苗规格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大苗:芽接后要求加强水肥管理,促使壮枝的生长发育。一般来说,芽接后其生长期不少于5~6个月。在规格上要求:第一,主枝不少于2~3枝,粗度不小于1cm;第二,根系完好,根长应有20~30cm;第三,无病虫害,尤其不能 有根癌和线虫病。此类苗木均为地栽苗,因此只能在休眠期(10月至翌年2月份)起苗出圃。

    休眠芽苗:砧木采用籽播实生苗,其优点是根系好,不萌砧芽。春天蔷薇籽播,经过5~6个月的地栽生长;当年8月低至10月籽播蔷薇已成大苗,根颈处已达0.8~1.0cm粗,此时即可嫁接。嫁接部位必须在子叶以下的根颈部,采用丁字接法。为防止嫁接芽入冬前萌发,接芽要全部绑住,避免光照,并要保持上部枝叶的长势,待11月起苗后,才能剪除砧木的枝叶。这类苗木翌年纯提案定植后长势强劲,苗木相对比大苗要轻。

    绿枝苗:绿枝苗露地于4~10月生产,温室可全年生产,正常情况下,春夏秋三季经25~40天可见蕾开花,花后即可出圃。绿枝苗一般采用盆栽或袋栽,磕盆去土后,根系不受损伤,加之苗小,重量轻,特别适于航空运输。

    (2)   芽接准备

    接芽准备:选择好的接芽是得到优良植株的第一步,一般选用开花的枝条,用枝条中段的腋芽作为接芽。枝条基部的几个芽形成于枝条发育早期,此时枝条幼嫩,光合作用弱,营养物质少,腋芽发育不好,嫁接后不易萌发生长成壮苗;枝条顶部的几个芽形成于花芽分化以后,也常不饱满,休眠浅萌发早。剪取接穗后除去皮刺,保留叶柄剪掉叶片,立即插入清水中,不可失水否则成活率降低,接穗最好现采现用,不易长时间放置。但在保湿5℃条件下可以贮藏1~2周。

    接穗品种可以选择目前市场最流行的品种,常见类型如下:

    杂种茶香月季(Hybrid Tea Roses简称HT):树势健壮美观,叶片多为革质而有光泽,花梗挺拔,有旺盛的开花能力,色彩艳丽,具有天鹅绒或缎质绒光,花朵硕大丰满,卷边高心满心,形态优美,耐寒力强,开花期长,从春天直到初霜期,基本上是长开不败,适于展览、切花及花坛布置。

    丰花月季(Floribunda Roses简称FL):长势健壮而有活力,树型优美,灌丛状,抗病能力强,耐寒也耐热,花色丰富,花型优美,成簇而集中的开放,能体现现代越来越重视的群体美,又适合粗放管理,是城市美化,庭院布置,节日装饰的优良花卉,适于布置花坛,也适于作切花和盆栽。

    藤本月季(Climbing Roses简称CL):从植株抽出蔓性枝条,形成侧枝开花,枝条细长,一般为3~6m,花型优美,具浓香,可用于月季造型、景门、花廊、花篱等方面。

    微型月季(Miniature Roses简称Min):株型矮小,一般不超过30cm,枝茎细密而坚韧,叶小,通常长1.9cm,宽1.3cm,开花甚密,花朵较小,色彩丰富,花形精致小巧,四季勤开,芳香四溢,深受人们喜爱,非常适合布置窗台、门厅、案头、阳台、或配以山石、古木制成高雅的树桩盆景,还可以成排植于花坛边缘,构成微型花篱,并可陈设于花架、假山之上。

    ——砧木准备:砧木常用多花蔷薇和粉团蔷薇。砧木可以利用实生繁殖和扦插繁殖,当砧木长到一定粗度便可嫁接。

    ——嫁接工具:嫁接刀要锋利,切口要一次削成,光滑整齐,这样愈合快,刀具要清洁,以免沾染病虫或其他杂物影响成活。使用的绑条要柔软,不透水,最好有一定的弹性。

    (3)嫁接方法:包括剥皮的嫁接法和不剥皮的嫁接法。

    ——剥皮的嫁接法是:在砧木接口处剥开皮层,接芽不带木质部。砧木切口和接芽剥取有很多种方式。

    T形芽接法:首先在砧木嫁接部位水平横切一刀,划透皮层,再从切口中央竖直切出长2cm的竖口,两个切口呈T字型。倒持接穗,在接穗接芽上方0.5~1.0cm处切入枝条,要深及木质部,自上而下削到芽下方0.5~1.0cm处,在此处横切一刀,得到带一小薄片木质部的盾形芽片,剥离木质部,仅留下带叶柄和腋芽的皮层。用嫁接刀挑开砧木上的T形接口,将接芽插入接口,注意使接芽全部插入,用砧木皮包住接芽,用绑条缠紧。勿使进水。接后两周检查,叶柄干枯,一触即落但接芽仍保持绿色的表示接活。待接芽萌发后及时解除绑条。T形芽接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方法,形成层接触面积大,嫁接成活率高,接口牢固,但要求砧木接穗均能离皮,可嫁接时间较短,嫁接时速度较慢。

    门型接法:在砧木待嫁接部位水平横切一刀后在两边竖直切两刀,深度只要划透皮层即可,这样可剥离一块门形的表皮,把表皮拨开,并切掉一半。接穗上以接芽为中心横切两刀,竖切两刀,剥离一块长度比砧木门形切口稍长,宽度稍窄近长方形,带接芽的皮层,放入砧木切口内,用剩下的半块砧木皮包住,用塑料条绑紧。此外砧木的接口还有倒T字形,工字形,单开门,方形,十字性等多种切法;芽片的剥取方法有盾形,半盾形等。

    ——不剥皮的嫁接法是:砧木接口处不剥皮,只仿照芽片大小,带皮切去一块木质部,芽片一刀削成,带一小片木质部。 具体做法有:

    贴芽接法:砧木待嫁接部位自上而下削开一个盾型切口,带一小薄片木质部,长度约2cm,然后在1.5cm处横切一刀,去掉木质部和上半砧木皮。接芽一刀削成2cm长的带木质部的盾形薄片,插入砧木切口,对准两边的形成层,用剩下的砧木皮包住,最后用塑料条绑紧。此方法砧木和接穗都不需要剥皮,可嫁接时间长,操作速度快,但砧木和接穗之间留有木质部薄片,形成层接触较少,因此愈合不完全,接口不牢固。另外还有两种方法的结合,

    新贴芽接法:是门形接法和贴芽接法的结合,砧木采用贴芽法,接芽削取采用门形法,砧木嫁接部位用刀向下切出2cm的切口,稍带木质部,切口下方0.5cm处切断,去掉木质部和上半砧木皮。接芽上方0.5cm处向下削约0.5~1.5cm,要深及木质部,然后在芽下方0.5~1.5cm处横切,取下盾形芽片,除去木质部,接芽插入砧木切口,对准两边的形成层,用砧木皮包住,绑紧。

    (4)接后管理:

    芽接一般7~10天就可以进行检查,如果叶柄一触即掉,芽片与砧木之间长出愈合组织,芽片新鲜,接芽萌动或抽梢,说明已经成活,否则应进行补接。

    (5)多花蔷薇实生砧木嫁接苗的生产实际

    果实采收与贮藏:砧木的品种不同,成熟期与采收适期差异很大,一般在10月中旬~11月下旬采收成熟的果实。将果实放入塑料袋,在5℃左右冷藏至播种期。也可以将果实晾干,取出种子干燥冷藏。需要播种时,提前在5℃下进行种子层积处理,因不同品种的种子层积时间不同,应根据品种及气候条件推算出适宜的层积日期。层积的种子有1/3开始萌动时即可播种。

    播种:一般在播种床上进行,每平米播种量为20ml左右。由于种子大小及发芽率因品种而异,应根据品种及种子质量决定播种密度。播种床面积应为苗木生产面积的2.5%左右,育苗最好在塑料大棚中进行。在华北地区播种时间应定在春分前后,以便使幼苗移植前有一定的生长量,茎干充分木质化。除采用苗床外,也可以采用穴盘育苗,穴盘苗生长整齐,移植后不缓苗,生长速度快,可以延迟定植,缩短幼苗生长时间节约土地。而苗床育苗需要时间长,定植应早,因为定植后需要一个月的缓苗期。

    定植:定植前苗圃地应进行土壤消毒,如果前茬是大田作物可以省去消毒。施肥深翻,耙细土后起垄。当培育芽接苗时,每90cm起一垄,垄高30cm,每垄上种植2行,行距12~15cm,株距为9~12cm,平均每m2圃地定植15~20株。计划培育切接苗的砧木时,可以不起垄,行距40~50cm,株距8~9cm,每平米圃地定植25株。

    栽培管理:野蔷薇性喜肥水,在冷夏及多雨地带苗木生长慢,应在光照充足地区肥沃的沙壤土上种植。并且要求水利条件好,最好是能够喷灌。在粘质土地上栽培时砧木的地上部生长旺盛,地下根系不发达,表现为主根粗大而深,缺乏支根,不利于苗木定植后的成活与生长。另外多数品种易患白病与锈病,并易受蚜虫、红蜘蛛、叶蜂的危害,要注意病虫害防治。粉团蔷薇与中国农大选育的无刺砧木品种,多数具有抗病的特点,并且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容易栽培。

    嫁接时间:砧木的嫁接部位长到适当的粗度便可嫁接。嫁接前清除附近的枝条和叶片。高垄定植的砧木在嫁接前1周进行根茎部的去土处理,并随后浇一次透水,以利于嫁接操作并提高成活率。芽接时间应选在8月下旬~10月上旬,平均气温在20~25℃左右最好。嫁接时应防雨或避开雨期。嫁接成活后,在北方地区应该于地上冻之前起苗,捆绑成束,剪去地上部分,低温保存,随时出售或自用。

    (6)扦插砧芽接苗的生产实际

    插条可采用冬季修剪的休眠枝,冬藏之后于春季进行扦插,秋季进行芽接形成扦插砧芽接苗。也可利用绿枝在夏季进行露地扦插生产砧木,插条长度为15~20 cm左右,去掉叶片基部用生根剂处理,用NAA500mg/L浸渍10秒钟效果较好。将处理后的插条直接插入露地高垄上,灌足水并保持土壤湿润。插穗的生根成活率因砧木品种而异,粉团蔷薇不如中国农大选育的无刺蔷薇品系的扦插成活率高。砧木成活后生长一段时间要及时去除基部萌蘖,到秋季形成层细胞活动旺盛,插条基部开始增粗皮层容易剥离可以进行芽接,但这种扦插砧皮层普遍较厚且硬,不如实生砧的根颈部柔嫩,嫁接较困难,成活率也较低。嫁接时应选择成熟℃较高的接芽。另外,在营养钵内扦插后嫁接操作方便,并能生产营养钵苗周年供应市场。芽接还可以在生长期的砧木枝条上直接进行操作,一个砧木枝条可嫁接多个接芽,成活后剪成段进行绿枝或硬枝扦插即嫁接后扦插形成嫁接苗。栽植扦插砧嫁接苗后砧木易出现萌孽,切花生产中应及时去除。

    2、枝接苗生产

    枝接是将一小段枝条嫁接在砧木上,主要有切接(Cuttings)、劈接、皮接、舌接、合接、对接等,目前最常用的是枝条切接。利用切接法生产苗木的具体方式如下:

    (1)利用休眠枝切接

    接穗准备:以落叶后充分休眠的1~2年生成熟枝条为接穗,最好是取露地栽培的枝条,取中上部具有饱满芽2~3个的长8~10cm的一段为接穗。将接穗先在距基部2~3cm处削一斜面,深达木质部,然后在基部对侧削一小斜面,约成45°。将休眠枝条去刺后保湿冷藏可供长时间使用。

    砧木准备:砧木选比接穗粗的1~2年生苗,切接用的砧木应在封冻之前起苗,之后立即整理,地上部留10~15cm,多余部分剪掉。20株一束捆好,深埋越冬或在冷库中贮藏,砧木极易失水,在起苗和保存过程一定要注意保水。砧木在冬春季节用做切接。计划在4~6月进行绿枝切接的砧木,应保存在内敷塑料膜的箱子中,并且用湿草炭保湿度在4~5℃下贮藏。若计划贮藏6个月以上,贮藏温度应保持在0℃左右。在0℃条件下砧木可贮藏1年。

    嫁接时间及操作:选配砧木要比接穗枝条稍粗,砧木在待嫁接部位剪断,从横断面一侧竖直向下切一出一个切口,稍带木质部。接穗用带有2~3个芽的小枝段,先一刀将基部切成一个45℃短斜面,再从此斜面的反面自上而下削成一个长约2~2.5cm的平面,深度要求恰好切去皮层和一薄层木质部,切的时候先向内深入皮层,再向下平切。接穗与砧木的切面要平滑,之后使二者形成层对齐,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平直切面朝向砧木木质部一侧,对准两边的形成层,砧木上切离的一片皮层包裹住接穗,用塑料布条绑紧。也可在接口处涂上石蜡或泥土,以减少水分蒸发。此方法可以在冬春季进行,有利于利用冬闲。但费接穗,嫁接技术要求高。

    接后管理:将嫁接好的材料装入箱中,用湿草炭保湿,并用塑料布密封存放于15~17℃的温室之中,起初用遮光防晒,萌芽之后逐渐照光,一般经过40天左右后就可以定植。若想培育大苗可以植入育苗圃,长到20cm左右,摘心一次后可作为大苗定植。

    另外,在早春,可以在不加湿的塑料大棚中进行切接,用遮阴网遮光。即密闭切接。这样不需要箱子和草炭,生产成本很低。若利用休眠枝进行石蜡包封嫁接,可以省去保湿措施。具体方法是将切接之后的接穗与嫁接部位用融化的石蜡进行瞬间浸渍包封,封蜡采用熔点为50℃的石蜡,也可在蜡中加入适量的动物油,石蜡温度控制在85~90℃,采用恒温炉加热,防止高温灼伤。这样可以不用塑料膜覆盖,也可以将接好的苗直接定植于温室中,成活率在90%以上。

    (2)弥雾绿枝切接

    接穗可在采用花蕾现色至盛开状态的开花枝和盲枝。接穗长度1~2个芽为度。采用单芽嫁接时,在芽眼上部留2~3cm,以利于手持。由于使用嫩枝作接穗,因此只要有冷藏好的砧木,一年中任何时候均可生产苗木。并且苗生长快,4~6月嫁接的苗,25~30日之内可以定植,利用这种苗木,可以在定植前1个月左右再决定品种。以便于把握更多的情报,引进最新的技术,采用最合适的生产方式。

    弥雾方法一般采用间歇式。扦插初期采用每5分钟喷30~40秒;7~10天后,每10~15分钟喷20~30秒;2~3周后,每20~30分钟喷雾20秒。根据发芽状况,插后20~25天后即可停止喷雾,之后适量浇水逐步使其接受全光照驯化1周。全程约需40天左右。

    (3)绿枝嫁接扦插

    砧木与按穗均采用绿枝,嫁接之后进行扦插。砧木条可以在6~11月份采取,短时间用不完的可以在0~5℃条件下贮藏。嫁接方法常采用舌接与对接。45天左右可以成苗。由于不使用土壤,没有病虫害。苗木成本也很低。这种苗在美国称之为小植株(mini plant),其缺点是定植后当年收益少,苗木用量大,苗木专利费用高。

    (4)接后管理

    枝接一般在20~30天就可检查是否成活,成活后接穗上芽新鲜饱满。芽接的树种成活后要剪砧,春天开始生长前,将砧木自接口处上边剪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月季嫁接苗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