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的日常修剪(下)
生长期的月季修剪有2种,常用的叫“切顶法”,还有一种是生产月季切花用的“拱桥法”,在这里,我主要介绍的是常规修剪“切顶法”,可有匀称的株型和足够的花朵,而“拱桥法”主要是能生产出足够质量的切花所用,相对的开花量要少点,有花友对“拱桥法”有兴趣的话,我们另外可讨论。首先还是来说一下“牙签苗”的修剪。所有大类的牙签苗在冬季的时候就是封顶(去头一点即可),开春植株开始生长后,如果长出的还是细弱枝条,请抹去这根枝条上的芽点,摘除顶的花蕾,保留叶片,如果是盲枝,也采用封顶方法,疏去交叉枝、重叠枝、枯、病枝条,一般也就保留到3根即可,此原理是保留足够多的叶片,让其产生养分,供应植株的生长。直到粗壮的枝条长出后,可根据以下各大类的修剪方法进行修剪。
一.大花月季:
在休眠期结束后,植株如长有粗壮枝条的(即从根部长出俗称的“勥条”)的情况下:一般都让粗壮的枝条开花,其他细弱的枝条都保留叶片,不要花蕾和芽,让其生产养分,供应粗壮的枝条开花。当开完一茬花之后,修剪的位置是“第一个完整的五片叶以上的不要”,这是个基本原则,需要灵活的掌握,必须考虑留下的这枝条的粗壮程度;第一个芽眼是向外生长的;芽眼饱满;整个株型的匀称等等,同时还要剪除病枝、枯枝、内向枝,使养分集中促发健壮的新枝条,如果有2枝足够粗壮的枝条长出的话,可以考虑剪去细弱枝条。一般已修剪后的枝条,接着会萌发多个新芽,待新芽长到3厘米-4厘米时,一般枝条选留一个花芽,粗壮的枝条也可多留1个-2个芽,每个枝条上的分枝不要超过3个(含3个),其他的芽都抹去,以使营养集中,促使本茬花开得又大又艳。立秋后花后修剪可采用中截,每个枝条留2至3个芽。为照顾株形均衡,也可退至上批开花的枝条上下剪。要剪除重叠枝、交叉枝、过密枝、徒长枝等,以利通风透光和株形匀称。在此指出的是,不管怎么剪要注意事项是:a)在月季生长期时请保留足够的叶面积(最基本叶面积是指至少从根部到第一茬修剪位置,有2根粗壮的枝条,从上到下都保留有叶片),在不影响通风透光的前提下,叶片多多益善;b)有时需要控制植株的高度可以回剪,特别是气温炎热的时候,剪掉的部分不能超过整个植株高度的三分之一,不然会打破植株的生长营养平衡,造成植株停止生长;c)根据株型,保留最多4个枝条即可。
(二)其他大类月季:
有粗壮枝条的话:
a.花开败后,修至残花或盲枝顶端下二到三个芽,注意芽朝向。
b.交叉枝、内向枝、枯枝、病枝、蔷薇(蘖芽)、果实等及时剪去。
c.要修剪尺寸最多是整个植株高度的1/3。
d.根据株型,保留最多4个枝条即可。
来自日本的月季修剪资料(图片)
收藏了, 谢谢! 谢谢LZ,收藏啦 走过路过看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