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leng 发表于 2009-11-25 08:49:21

月季绿枝扦插繁育技术

利用绿枝扦插技术可以保证月季在春节前后开花上市,增添节日气氛,现将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采穗 月季绿枝扦插以每年10月上中旬为宜。选择生长健旺、无病虫害的母株,将其顶部花序剪除,以促其组织充实。1星期后剪取插穗,要求插穗长10~15厘米,上部保留1~2片叶。将削好的插穗浸在0.3%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5秒钟,然后用ABT 2号生根粉溶液浸泡下端30分钟后备用。
   作床 畦宽1.0~1.2米,深20~25厘米,长依大棚宽而定。在床内铺厚15~20厘米经0.2%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的2/3腐殖土与1/3河沙混合物,再铺5厘米厚的细沙或锯末,平整后待插。
   扦插 扦插以10厘米×15厘米的株行距为宜。为避免下剪口损伤,可事先用比插穗径粗的竹竿在苗床上打孔,然后将插穗插入,叶片外露。把插穗周围的基质压实,并及时喷水,防止叶片萎蔫并使插穗与基质密接紧实。
    播完一畦后用1000倍甲基托布津或500倍多菌灵溶液喷洒苗床,并及时扣上小拱棚。
   管护 月季绿枝扦插生根速度较快,一般10~15天即可产生愈伤组织,生根率在90%以上。此时要注意棚内温度湿度变化,温度保持在15~25℃,每隔5~7天喷一次水,时间最好选在清晨。11月下旬要加强防寒措施:室内增设火墙火炕,以提高棚内温度;大棚上加盖草苫,以保持棚内温度,并在晴天的上午10时到下午3时揭苫以见光增温。苗木发芽长叶后,应结合消毒杀菌喷施叶面肥,及时清除落叶、杂草。灵活掌握小拱棚放边风,以保持空气畅通,进行苗木抗寒锻炼。1月上中旬逐渐减少喷水次数和喷水量,加速炼苗进程,逐渐将小拱棚揭去。同时,可以早揭苫晚合苫,增加见光增温时间,促进苗木生长。
    移栽 春节前10~20天装盆移栽。先将苗木逐株挖出,尽量保留根部基质,栽植时将苗木轻轻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花盆中,填土压实,再在棚内继续炼苗1星期后即可上市。

yesleng 发表于 2009-11-25 08:52:32

月季扦插假活的原因
    月季在扦插繁殖过程中,常会发生插条上腋芽萌动或抽条发叶后又萎蔫死亡现象,俗称“假活”。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插条采制不当。
    由于月季是发枝力很强的植物,在生长季节,如肥水供应充足,枝条上的腋芽就能不断萌动抽条。尤其在切花、摘雷或修剪后,受刺激的枝条上部第一二个腋芽,很快形成顶端优势,进入萌动发条。如果取腋芽或顶芽已萌动的枝条作插条,或加工插条时,选留已萌动的腋芽作顶芽,那么插后5-10天就萌条放叶,但一见太阳就会萎蔫枯死。这是因为插条下部并没有产生不定根,萌芽放叶的养料主要来自插条内的一点贮存,靠创面维管束吸收水分,当插条内贮存的营养耗尽,维管束能吸收的水分与新梢蒸腾失去平衡时就开始死亡了。所以采制枝条时,既要注意枝条的成熟程度,更要兼顾腋芽的发育状况。如急需利用腋芽已萌动的枝条作插条,长度又有余地的话,可将腋芽已萌动的区段剪除。如属短枝,应将上部已萌动的腋芽萌发抽条。这样可促使它先生根,后萌条发叶。
 月季在扦插过程中,保存扦插条上的母叶是促进生根成活的关键。在月季扦插过程中,还经常出现母叶脱落的现象。母叶脱落,就会使扦插枝条枯萎死亡。因为插条上的新梢嫩叶不是一长出来就能够制造供给自己继续生长所需的有机养料,所以一定要到新梢上的嫩叶多数展平转绿,长到正常叶片三分之二大小时,所制造的养料才足以保证新梢本身营养消耗,并开始略有积贮,以负担发根及萌芽等整体营养的需要。所以保存母叶是促进月季扦插成活的关键。
  防止母叶脱落的方法:
    第一,坚持从无病母本上剪取枝条、采制插条时可用放大镜观察叶片上是否带有病斑,带病插条坚决舍去。
    第二,黑斑病在植株上蔓延的过程,一般是自下而上从外向内扩展的。如要从有过黑斑病史的母本上剪取枝条时,即使肉眼看不出发病症状,也应尽量从植株上部或边缘剪取。如需从下部已出现黑斑病的植株上剪取插条,事先要喷洒波尔多液等药剂后方能利用。
    第三,采制枝条和扦插作业时,应将健康条与可疑带病条分开进行,以防相互感染。
    第四,插苗浇水切忌猛冲溅起泥浆,同时注意及早见光并做好苗床通风。
    第五,床土要消毒灭菌,一般可采取充分晒干的方法,还有床上忌用肥土或种过豆科作物的土壤,插苗定根前切忌施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月季绿枝扦插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