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全国气温而言,本月为一年中气温最低、天气最冷的一个月。1月6日小寒,此时恰逢“三九”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严寒时期;21日大寒,北方强大冷空气频繁南下,霜重雪大,出现一年中的最低气温。
: C! L" f& A: d) Q- r2 k- ?4 e, o" Z9 v 本月花木病虫害的防治应重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地栽花木继续进行修剪清理、主干绑绳防寒、树干涂白及除虫、清理枯枝落叶及将周边杂草集中烧毁,可有效防止花木冻害,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二是在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以北地区,对棚、室内的花卉和盆景,切实做好抗寒、防冻工作,同时注意做好棚室内灰霉病、煤污病及蚜虫、温室白粉虱等的防治;三是做好堆沤有机肥、配制培养土的杀虫灭菌工作。另外,对大棚中栽培的切花种类,如月季、寒菊、非洲菊等,一些病害也将继续发生为害,如月季白粉病、菊花黑斑病等,防治工作仍然不能放松。 4 a8 ^# a& z8 @8 x7 }) F
* z! g- c$ v+ ~ 一月发生的主要病害及防治对策 $ N4 m! M' i7 L4 [% x! h6 y9 A
- W8 [ F8 U; G5 ^3 x. a 冻害
4 F0 [4 }/ f9 M- q 不少观赏植物,特别是一些原产于南方热带地区的观叶类植物,在0℃以下的环境中,或遇到较长时间的超低温,其组织内部结冰引起的伤害。冻害常致使摆放在大棚内的灰莉、绿巨人、绿萝、金钱树、粉黛叶、巴西木、君子兰、三角梅、合果芋、青苹果竹芋、芦荟、长寿花等木质部发黑、韧皮部开裂坏死、新梢嫩叶如同开水烫过、多肉植物体内部中空。 8 n- L; L @7 E, V, e1 a$ f
防治对策:
4 V0 y* m2 l B% e& h0 S8 w 对搁放于一般居家内的盆栽花卉,如红掌、猫眼竹芋、君子兰、青苹果竹芋、蝴蝶兰、文心兰、大花慧兰等,在特别寒冷的天气,特别是一天中最冷的凌晨5~6点钟,宜选用空调或电热取暖器加温,维持10℃左右的室温即可;在不太寒冷的南方地区,对一些特别不耐寒的花卉种类,可于晚间套罩塑料袋,白天太阳出来后解去。 ; Q8 S5 P& n( I$ Z) x) @! ?
对搁放于塑料大棚中的南方花卉,在整个一月份都必须用加温供暖,大棚外加盖草帘或毡毯保温,太阳好时揭去草帘等见光,也可于棚室内安装日光灯补充光照。
( ?& S5 ]8 K" A 对地栽的含笑、山茶、深山含笑、苏铁、芭蕉等,已出现轻微冻害的植株,可加捆稻草或塑枓薄膜防冻,使其能安全过冬。对已发生冻害的植株,可剪去坏死的部分,剪口用接蜡或伤口愈合剂封好,将其搬放到比较暖和的棚室内,不能让其再度受冻。 ! v( ?9 j" d: m' d. @; m; Q; v
灰霉病
) j+ q! l3 E8 N0 {* Z* J 灰霉病,是盆栽花卉或地栽切花在大棚中越冬期间经常发生的最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花卉植株的叶、花、果等器官,尤其是冬季棚室内的光照、通风、溫度、湿度等条件,特别有利于该病的发生与蔓延。棚室内湿度大、通风不良、温度适宜,是该病发生流行的主因。其症状表现为:病菌从萼片、花梗、叶片等的气孔或伤口处侵入,致使观果植物的果实表皮呈现灰白色水渍状软腐,湿度大时果皮产生大量灰色霉层:如果病花落到叶片上,易引起叶片发病,形成着生灰霉的大病斑,烂花、烂果落到植株的茎干上,会引起茎干腐烂或全株枯死。天竺葵、菊花、倒挂金钟、非洲菊,仙客来、瓜叶菊、报春花、一品红、丽格海棠、佛手等的花、叶、果均易感染灰霉病。
% v) U- _+ N: X4 B3 x 防治对策:
c" u7 W# [% C x! [ 不论是陈列在居家室内的盆花,还是摆放在大棚中的盆栽植物,为了防止在本月份发生或加重灰霉病,应强调通风、增加光照,勿使叶面有长时间的湿气滞留,这样可避免或减少灰霉病的发生; Y& @7 `3 k r; w: Q
对已发生灰霉病的植株,要及时摘去病叶、病花、病果以及有破损的叶片;应特别注意对已长满灰霉的器官,在摘除时必须轻轻用小塑料袋套住染病器官再行摘除,避免病菌袍子和菌丝体乱飞,否则会在别的健康檀株上诱发灰霉病;摘除的感病器官,可集中烧毁;摘除感病器官后,保持棚室干净,做到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棚顶及叶面结露,可抑制该病的发生与蔓延。 - y$ R- q/ L8 }3 f% q# a: n
发病初期,可用40%的百曹清烟剂,或15%的速克员熏3~4个小时,每亩大棚用药250g;还可用5%的百菌清粉剂,(每宙大棚用药1kg)于傍晚喷撤。用65%的代森锌可漫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每10天一次,连续2~5次,或用50%的速克员可湿性粉剂P000倍液,或50%的多霉灵可漫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的多菌员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交譬喷洒,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可有效控制灰霉病的蔓延。
y: r8 Z' H! v: r+ f } 煤污病 + t' m3 [0 m6 q/ S( O' K
由于在大棚内,光照不足、通透性差、湿度大,再加上有多种介壳虫、蚜虫和温室粉虱的继续寄生危害,它们在刺吸花株汁液的同时,产生大量营养丰富的排泄物,恰好是煤污病菌的培养基。在棚室中常发生煤污病的观赏植物种类主要有:福建茶、金桔、白兰、玳玳、山茶、茶梅、杜鹃、含笑、枸骨冬青、栀子花等。它不仅在檀株叶面、果实上形成一层非常难看的黑色煤污层,而且会严重影响到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
$ s/ D+ e, T% V' a 防治对策:
. a/ Z. q5 X" o9 B 加强室内的通风透光,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及时杀灭蚜虫、介壳虫、粉虱等害虫,减少诱发煤污病的虫媒;少量檀株,可用漫布轻轻抹去煤污层,也可用湿布沾低浓度的洗衣粉水擦洗去煤污层;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枝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0 ~% e* l u% X+ M
种球(根)腐烂病
2 p4 [! O* D$ N% ^* W/ _& d* T 多种球根花卉,如大丽菊、美人蕉、大花美人蕉、唐菖蒲、晚香玉、彩叶芋、小苍兰、百合类等本月正处于休眠和砂藏越冬状态。如果由于球茎、块根、块茎、鳞茎、根茎内含水量过高,或砂藏、干藏环境通风不良、湿度偏高,或因为其本身及环境中有多种霉菌等存在,或由于贮藏前消毒工作不到位,均有可能造成种球或根茎大量腐烂,酿成不必要的损失。 * H% g0 X: P5 e7 _" h5 X
防治对策: ' k- V! y1 g6 l4 f3 G* o) x7 m4 v
在球茎、块根、块茎、鳞茎、根茎等的贮藏期间,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有腐烂的个体要及时剔除,并进行一次补充消毒。 * L9 N% `. c8 ~: f1 v5 e) h
月季类病害 $ P# Q+ N; x2 x8 [
无论是地栽,还是盆栽的月季,在生长季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褐斑病、白粉病、锈病、枝枯病等,会严重影响到当年的生长和孕蕾开花。 ! l! S- l9 |/ x( X; z
防治对策: 9 v* u( F* P# u
利用冬季难得的机会,彻底清除檀株地面上的落叶,将其集中烧毁,可大大减少来年上述痢害的发生, 8 }# h1 X+ }: b- O7 N u
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及培育用途,对月季进行强度修剪,仅保留1~3年生的绿色茎于,一般只保留基部的15cm左右,其余部分全部截去,将剪下的枝条集中烧毁,可减少来年病害的发生。 - c+ a7 J* ]5 J% h# g
在完成枯枝落叶清理和强度疏剪、缩剪的同时,用2~3波羹度的石硫合剂溶液喷洒月季的茎干和根茎部,以杀灭隐匪于茎干上的多种病原菌。 / y7 {5 x6 d `3 d4 U1 `# K [
一月发生的主要虫害及防治对策 $ M8 ? R( G2 X+ A1 w4 T6 d
白粉虱 ) Z8 ~5 `" O8 S9 H" k. o
即温室白粉虱,发生在棚室内的盆花上,主要为害瓜叶菊、一品红、柑桔类、扶桑、五色梅、天竺葵、杜鹃类等,其若虫在嫩叶的叶背面刺吸汁液。 ' S* l9 j: L# B: j3 J0 f# z
防治对策: - |6 v9 v3 x0 J. O2 J+ F
在大棚内的生产性栽培,可考虑用黄色捕虫板诱杀;发生严重时,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20%的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杀。
& c% n. d5 T4 K' m. R! Y 刺蛾类
% O, D' L% C. {* O 露地栽培的郁李、紫玉兰、榆叶梅、红枫、梅花、桂花、碧桃、樱花、紫荆、石榴、红叶李、紫薇等植株上,往往有黄刺蛾、丽绿刺蛾、眉刺蛾、双齿绿刺蛾的虫茧;在地栽植株的根颈部1cm~2cm表土附近,有可能藏匿着绿刺蛾、桑褐刺蛾的虫茧,虽然冬天不再为害,但来年春天作为越冬代的成虫产卵,其幼虫是一年虫害之源。
8 S5 E4 s! V7 w$ ?5 F 防治对策: 6 a T8 X- H' M1 D; h( a
对地栽郁李、红枫、青枫、梅花、紫薇、石榴、紫荆、山茶等主干、枝条上过冬的黄刺蛾、眉刺蛾、丽绿刺蛾茧,要将其敲碎;对在花木主干靠近地面2cm~3cm处越冬的绿刺蛾、桑褐刺蛾虫茧,也应将其捣烂,这样可减少第二年刺蛾类幼虫的食叶危害 2 |+ E Z( q6 {) [
介壳虫类 ) } `5 K$ J) q x; U& K
由于棚室内湿度大、通风不良、光线较差,非常有利于多种介壳虫的发生为害。如玳玳、柑桔上的堆蜡粉蚧、柑橘粉蚧,仙人掌、龙骨、蟹爪兰上的白盾蚧、山茶叶片上的椰凹圆蚧、龟蜡蚧,兰花叶片上的圆蚧,蜘蛛抱蛋叶片上的褐圆盾蚧,苏铁叶片上的肾圆盾蚧、红蜡蚧、牡蛎蚧,白兰叶片上考氏白盾蚧,含笑枝条上角蜡蚧等。 9 E6 b; b+ w9 ?8 J# T& e) F
防治对策
7 A- s% u, u4 }0 L8 M/ n2 _+ \ 对少量檀株上出现的介壳虫类,可用药棉沾75%的酒精或洗衣粉液抹去其活虫体;对生产性大棚中出现的较多介壳虫为害,可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每半月一次,连续2次;对地栽山茶、构骨冬青、火棘、大叶黄杨、石榴上的龟蜡蚧、红蜡蚧及紫薇绒蚧等,可用1~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45%的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喷杀。 7 M3 R1 M0 r# \$ y2 v1 }: G0 j
地下害虫类
) `7 _* q) g) { 主要指金龟子、地老虎、小地老虎等幼虫,它们在配制的培养土或圃地中潜伏越冬,将会于来年对各种花木的根系造成严重的危害。 7 d2 u' S0 s3 K( Z
防治对策:
6 B- S; p4 a( z, [* ` c 对用子制作培养土的腐叶土、园土、有机肥,可摊开让其干冻,以便冻死其中的金龟子,小地老虎幼虫及其它的虫卵、病菌等。对于明年用作播种育苗的圃地,要抢时间进行翻耕、冻垡,可冻死金龟子,地老虎、小地老虎等的幼虫。 4 ^. O$ ]" D! g9 U5 E2 s
蜻蝉类 + m# Q5 {& }* I7 R0 j
蜡蝉类所产的卵,常寄生于山茶、含笑、四季桂、梅花、紫叶矮樱、杜鹃等新枝嫩梢的一侧越冬,并在其上覆盖有白色的絮状物,非常容易识别。
( C ~9 ~( y: `$ ] 防治对策: 2 a7 b# l4 I) P$ a6 N2 z
检查山茶、含笑、梅花、蜡梅、桂花、红枫、杜鹃等嫩梢,看看其上有无蜡蝉类卵,一经发现可将其新梢剪下集中烧毁;对家庭个别植株上出现的蜡蝉类卵,可仔细将其挑去压碎。
7 m% i2 P) _+ T6 w' B' u 袋蛾类 2 Q' E6 n! k C, F. Q( R6 x' ?
无论是在棚室内还是室外,在茶梅、含笑、梅花、山茶、桂花、杜鹃等植株的枝条或叶片上,都有可能寄生有大袋蛾、小袋蛾、茶袋蛾和白囊袋蛾的老熟幼虫,它们藏匿于袋囊中,吊挂于干枝叶上,在温度较高的棚室内有可能继续危害。 $ P8 J3 d1 T& Q" z% {
防治对策:
5 t" E" k! O. V* x, [. C 无论是室外花木,还是大棚内的盆花,对其枝叶上吊挂的大袋蛾、茶袋蛾、小袋蛾、白囊袋蛾等袋囊,要全部予以摘除,并集中烧毁。
: W+ t1 T& Q' t" ?1 z7 w2 j W4 m5 t/ R 柑橘凤蝶 & I& e6 B9 J5 ~3 y ?& l- h: U, l
在金橘、玳玳、佛手、蜜橘、柠檬等芸香科、柑橘属观果花木的枝叶间,常隐匿有柑橘凤蝶的越冬代蛹,来年春天越冬蛹经羽化、交尾、产卵、孵化过程,孵化出的幼虫,将严重为害该类花木的叶片和嫩梢,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8 D* ~$ R9 a- b3 g& s: `1 q; }
防治对策: ' I7 w1 R7 L( @
对隐藏在玳玳、胡椒木、金桔等枝叶上的柑桔凤蝶蛹,应仔细检查,一经发现及早摘除销毁,可减少来年的幼虫为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花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