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花友
x
林彬的玫瑰世界 4 |6 f! V& ^* f" a
9/18/2005 发表于《世界周刊》
, }, n6 e& q2 q+ e3/15/2006 转载于【 台湾花卉杂志– 林彬的玫瑰世界】
5 C" `( L& c! b6 B% u1 {8 K8 q0 I: \内容: ; I# ~) f+ o7 [3 k7 @8 N8 d
「彩虹耀眼在天边/野花朵朵散林间/蔷薇娇小又有刺/却留人间情最多。
; L) f( x0 A4 ]7 G8 U* g一枝玫瑰一枝香/真情流露花影间/粉红最解知人意/教人生死也妩媚。 」-- 林彬
9 k3 C4 u' a) E, }% ?9 E9 p) q2005年6月23日,明尼苏达州庆祝首府圣保罗州议会大厦100周年庆,在大楼南端开辟了30呎见方左右的玫瑰园,以杏黄色、名为「百周年庆」(Centennial)的玫瑰为中心,围绕共11种玫瑰,此黄玫瑰是「贝利苗圃(Bailey's Nurseries)」华裔玫瑰育种专家林彬(Ping Lim)所研发的新品种,来对应州议会大厦大理石的颜色。当天,州长夫人Mary Pawlenty亲临剪彩,并在林彬发表演说后,致赠答谢奖牌;全州共87个郡的郡长均应邀观礼,每人并分得5株「Centennial」带回种植在各自的郡域内。这极端的荣耀,使「贝利苗圃」在该州的形象立竿见影,赢得不少掌声。第一夫人不仅在官邸接见林彬,并亲笔致意,多谢林彬「美丽的创作-充满『气』与『真爱』的玫瑰」! 3 P$ V% m( o3 X3 g/ E
意外初识 与有荣焉
1 ~0 g* f4 U, ]) d& x% Q认识林彬是在2000年3月,于「世界玫瑰协会联盟」(The World Federation of Rose Societies)第12届年会上。大会在休士顿美丽华酒店举行,为期一周,有来自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超过900位代表与会。 8 P% m4 w8 ~5 t0 A. {# c7 p
身为「休士顿玫瑰协会」的一员,我早早登记为义工,有心为两岸三地的华人代表尽棉薄之力,做些翻译及接待的工作。年会节目单上,跻身10几位世界级玫瑰专家学者中,看到唯一的华人林彬被安排在大会最后一天发言,简历上介绍是台湾大学毕业。
0 J1 e$ c: R4 m f& ]& I耐心等待到了讲演时刻,面对台下几百位专家代表,四十出头、带着眼镜、富书卷气的林彬侃侃而谈,轻松而幽默,将他在贝利苗圃的育种研究过程及成果与大众分享。当如雷掌声响起时,在台下同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的我,深感与有荣焉! [6 z9 A; L, d% g5 m0 S# Y' ]
. O# k f8 f0 u% a* Z" [3 L
林彬出生在中南半岛的老挝,个头不高但天庭饱满,有聪明之相。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难得的是20多年来,虽为老美作嫁,林彬始终有颗不渝的「中国心」,伺机回馈点滴!
' i7 P5 T# i+ O# p) @
& ~9 ?( P- y; S) L! C离乡背井 移民来美 : {$ b" a: ?# ~" m7 Z9 V' _5 Y: A
林彬离乡背井,只身在台大时,因家庭接济不易,靠着自己在书店打工及做研究助理,加上台湾政府的助学金而完成学业。父母希望他来台湾学医,他却依着小时候对玫瑰一见钟情的印象(后来才知道该玫瑰名叫Peace)而选择了园艺系,一路走来,无怨无悔,终能在美利坚的土地上开花结果、大放异彩。为此,林彬常常鼓励新移民说「美国是机会之乡」。 ; J& V9 m9 M2 v0 K' r
, y) M* t( X3 T, u5 [
1980年拿到学位后,林彬移民来美,由于学农很难找到工作。在旧金山海关时,因会亚洲多国语言又精通植物、水果、种子而被留下充当旅客翻译,上司赏识这个勤奋的年青人,疼惜他学非所用、大材小用,于是在第二年秋天,介绍他去加州DeVor苗圃,跟随育种大师Jerry Twomey当助理,林彬形容其为造成他人生转捩点的贵人。在那段期间,林彬省下每一分每一毛,为的是能跑遍全美及欧、亚洲,当面请益玫瑰育种界的各大名师。 8 R* H }' Q( t; `9 n6 B4 O
! J) q; ~: C0 _* Q1988年,林彬接受加州最大玫瑰切花批发公司Mt. Eden Floral Company的工作,先做品管部经理,不久便晋升为玫瑰生产与国际市场部经理。事实证明,这个职位让林彬充实了玫瑰花在商业市场方面的应用知识,求知欲强的他更是马不停蹄、参与大大小小的会议,足迹遍及全美各州、中国、港、台、新、马、泰、韩国、日本、法国、荷兰、德国、英国、丹麦以及瑞士,只要有玫瑰座谈会,他即不远千里设法参与,他的视野于此更加开阔了。 6 h: N7 V5 g) \! B" b6 L
+ S( W& Q7 d r/ s; b! ?0 E1 [育种研究 美梦成真 ! @% X. G2 o/ W9 H
1992年,林彬的美梦终于成真,在Jerry Twomey大师的推荐下,林彬被如今有百年历史的「贝利苗圃」委以重任,聘为玫瑰育种研究室主任,孜孜矻矻一头栽进了玫瑰育种,想培育出美丽、抗病又容易照料的新品种,妻子女儿也跟着搬到小镇,毫无怨言。 9 y6 Z5 ]5 n8 H7 L
2 z' i# I! S( k9 g, x* r/ A/ N
他在几十亩山谷农地上,一畦畦试植由温室培育出的新品种。每年自4月至7月初,短短数星期中,带着7~8名助手,用刷子一朵朵授粉,要完成3万5千次交配以及记录下数不清数据的工作;人手不足时,还得日夜加班,连妻子都叫来帮忙打工。若每次杂交可以得到7~8粒种子,就是25万粒种子。每年重覆如此单调而繁琐的工作,如非出自对这份工作执着的热爱和坚定的信念,是很难持之以恒的,尤其在最初8~10年进行品种测试的耕耘期间。 2 D6 Y) i# O/ n) f; ]6 L
3 @+ w) H4 q: C n4 |. i那年初秋,我应邀参加「贝利苗圃」的周年庆。林彬的工作室,在近苗圃的一辆大活动拖车中,墙上是来自世界各国的玫瑰花图片、珍品海报,工作桌上是大堆瓶瓶罐罐的花粉。林彬领我参观温室培育中的种苗,绑着各式名条,像育婴室中一般,都是林彬的宝贝儿;别小看这些「小可爱」,他们可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浴火重生的明日之星。 # ~+ s: ^' M( m; f; e6 u. Y+ F; A
6 N- {% A3 w, a3 {& _2 r6 M! u
为了选拔淘汰所有种苗,绝不呵护保养,甚至故意安排在晚上阴湿的时刻浇水,刺激植株产生病害,从中选出存活的种苗。到第3年,25万株种苗大概只剩300株,再进行3年的全美多州各处农地粗放,作植株生长和花卉品质及抗耐性测试。不合标准的品种即毫不留情的整畦铲除,林彬谑称「我们老板拒绝编列农药预算」,也唯有如此「无农药」,才能培育出真正的杰出玫瑰品系。 8 H; e" n x- U/ {7 ^& f; f
6 Y+ B+ V4 e4 u, j' I( E5 _' [* o" I% H
最后,对这些过五关斩六将的幸存者,进行繁殖并投放到「贝利苗圃」在各地包括明尼苏达、亚利桑那等州的生产基地试种;经过3~6年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观察和评估,选出最优良花朵、最低养护需求的品种。林彬形容这个辛苦过程有如一片片繁杂的拼图,唯有点点滴滴耐心与爱心才能拼凑出完美的图画。 * v! K+ R C, R% ?8 ^3 T
H) O7 ]$ q/ a: r+ ~十年耕耘 欢庆丰收
1 h; {& L1 R# }$ Q6 f3 }/ A4 h4 U2000年,林彬初次提出玫瑰新种参加「全美玫瑰品种选拔」(All American Rose Selection,AARS),一鸣惊人,夺下2002年金牌,稍后该品种被命名为「爱与和平」(Love and Peace);属林彬当年一见倾心的「和平」(Peace)系列玫瑰。它是在1992年问世,林彬一眼见到这个鹤立鸡群-颜色金黄、瓣沿带有玫红色荤,衬着油亮墨绿色叶片-的新品种,就知道一定能成为明星,而它也果然不负众望,获得AARS大奖。
; d- i# `- O0 S6 s( `* M
, F1 h' |# r$ }) D在辛勤耕耘整整十个春秋寒暑后,林彬终于替「贝利苗圃」掘到第一桶金。那年,在贝利,我初见朵朵盛开的「爱与和平」惊为天人,央求分一小株带回休士顿,以炫耀于「休士顿玫瑰协会」的同好们。林彬不假辞色,公事公办,要我先行登记,等2003年正式上市时才邮寄到家;我找林太太惠琴求救,才知不仅是我,他对所有亲朋好友一概六亲不认,公私分明,我对林彬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层。
/ B8 a5 x; l2 u4 Q9 q1 X7 ~3 ]8 q
; ~" u& X' H, A+ I得奖不久,林彬另一系浅黄色芳香的玫瑰品种受「梅西百货公司」赏识,命名为「梅西的荣耀」(Macy's Pride),用以装饰庆祝梅西的100周年庆,并赢得「新英格兰玫瑰协会奖」(New England Rose Society Award)的荣耀。 ( F( M% h; d5 S. ^; m# `% N
" k ?3 ^1 b) S* c' Q0 J+ E品种保护 享受双赢
$ C9 y" j2 ?! Q: B8 @ p) w3 n2001年秋天,我和小弟到北京,正好林彬陪老板出差,调研中国大陆市场,忙里偷闲,让我们到他下榻的长城饭店小叙。次年初夏,我参加休士顿市长的商务考察团后,在北京停留5个月,适逢林彬来中国洽商,在一年一度的「国际花卉博览会」上发表演说,语重心长地向在座中国人灌输「品种专利法」和中国玫瑰种源丰富、理应多加利用的概念。无奈其言谆谆、其情切切,却是听者藐藐,无动于衷;难怪身为「现代玫瑰(月季)之故乡」的中国,多年来玫瑰研究一片空白,没有新品种出现。我坐在台下,感受到林彬的痛、林彬的寂寞,为他大师级身份,却仍然一股不懈的牛脾傻劲而叫屈,所谓蜻蜓撼大树,蜉蝣搬石柱,这个使命何其艰难,这条道路又何其崎岖!
0 d7 a ]8 X! p" T! \$ T/ w0 U6 v( m4 [$ h
2005年7月,林彬又在《中国花卉报》上一再呼吁花卉业者,勿紧盯蝇头小利而采取「盗版」的方式扩繁,否则很难鼓励「尖端」的参与和认同,这不仅阻止了产业健全发展,也不利于开发资源。唯有心中有品种保护的概念,内练基本功,外树形象,才能提高竞争力。有了自己的品种才能和人家平起平坐谈生意,谈原则;才能发展高产值的花卉事业,进而和国际接轨,扬我国威。林彬希望中国有关部门加强新品种保护力度,拒绝非法繁殖的产品,力促产业尽快走上良性循环;并且尽快规范月季品种名称和等级的统一标准,最好用原名,方便产品进入流通市场。 / B$ Y0 |. v$ v0 n5 J) F5 _" ?
" ]$ m' p4 V0 |7 ?
此外,林彬还提出,目前,在中国申请新品种保护的费用是按照国际标准来收取,但是新品种在中国的销售价格仅国际市场的十分之一。他希望有关部门能考虑尽量降低收费标准,让更多的新品种进入中国市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享受到双赢。
. R5 D, C/ n7 c) \+ h8 l" m( W9 O
古老中国 月季故乡
+ V5 z* p3 L5 v5 f6 K' d林彬说,月季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可远溯至宋朝,汉、魏时多作药用,明清时才作为庭园观赏及粹炼香精之用。 18世纪时由传教士经印度传入欧洲,造成轰动,因为中国古典玫瑰花大、色艳、味香,且月月开花、四季不断,故称「月季」。 , U. o. i. P/ ~
, }0 v6 ~ @$ @. Z
台湾、港澳及海外华侨均习惯称「玫瑰」,其实玫瑰(Rosa Rugosa)与月季(Rosa Chinensis)是两个不同品种,均属于蔷薇科(Rosaceae)蔷薇属(Rosa Sp.);台湾将切花称为玫瑰,以别于庭院栽植的月季。聪明的法国人把花开不断的中国月季和欧洲的抗病性强的蔷薇杂交,培育出妩媚多姿的HT(Hybrid Tea)新体系;加上欧美植物专利法有20年保护之鼓励,一登龙门便身价百倍,导致玫瑰文化在洋邦更上层楼,共育有2万多种。反观大陆,不但未能发扬光大,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更被视为毒花毒草,浩劫殆尽;而一些硕果仅存的古老月季,更日渐凋零。 3 y! U* O! {% i) l6 t
1 z* R# u1 ~% v5 s5 E1 K$ z
1997年,林彬与4位老美专家,在大陆政府与美国农部的赞助下,花了整整3个星期,在中国上高山、下丛林,跑遍大江南北,寻觅新的月季原种,在212种己知的品种中,大陆就有93种,但用来配种的屈指可数,可见推广新月季品种,仍有很广阔的空间。
: {# Y2 `) M# L4 E. g为此,林彬在2002年,又千里迢迢远赴新强西北各地,多年来共收集了35种耐寒耐旱的古典月季种子,视为珍宝,小心翼翼地捧回美国,其中能用于杂交基因工程的只有10种。林彬一方面期望它们能有助于节省上市时间,提高成本效益,培育出「新兴」的月季品种;另一方面他并不藏私,将辛苦得来的种子及资讯与中国及世界各地的育种界朋友分享,正如当年自己受助于其他大师前辈一般。 Y# N" A6 G; Q* A
4 M8 F" l0 D7 T6 {* r, ?* S
贝利苗圃 识马伯乐 5 a3 p; d! O# R
林彬曾经多次应邀回台湾和大陆讲习,想奉献自己一身所学,可是往往对方一听要投资8~10年后才能回收,便纷纷打退堂鼓,更有什者,把他当作玫瑰园的管理人,让他啼笑皆非;商人的短视,让林彬深深叹息「月季育种并不像速食」之余,只能一心「楚材晋用」,以「贝利苗圃」为家,毕竟贝利是赏识他这位千里马的伯乐,提供给他优秀的团队,负责新品种的繁殖、生产、管理及销售等工作。 3 v' {/ y% d9 J. ?$ m. M
: i5 L ^& X6 ?: E而这位千里马在2005年,他的「白日梦」(Day Dreams)以香味及干净健康的叶片(通常这两者不可兼得),再度荣获AARS大奖,成为送给伯乐「贝利苗圃」百岁生日的最佳贺礼。 「彩虹霜淇淋」(Rainbow Sorbet)再接再厉夺得2006年AARS大奖。
, O9 s9 l4 m4 N1 K
: m$ c. |/ z) c2 E( u谦冲自牧的林彬并不自我居功,他说:「这是很多育种者,连我在内,终身奋斗不懈的目标。而我非常幸运的连中三元,乃天厚我也,除了妻女的关照、公司团队的支援、许多玫瑰师友的鼓励,还有美国这片沃土的滋生养息」。
' @% Y4 |+ `* J+ [7 n, X u3 f% s7 i
2004年,「爱与和平」猛龙出江,跨越美国来到欧洲,面对欧盟玫瑰强权老大,毫不怯场,落地开花,勇夺「爱尔兰国际金牌」和Belfast City「最佳HT玫瑰」等大奖;此乃美国玫瑰界一大盛事,捷报传来,扬眉吐气、大快人心!
9 d; g2 y/ m6 C- c- x
/ A% s: G% _! g6 Q此外林彬的「逸美玫瑰」(Easy Elegance)系列,强调环保,不施用任何农药,彻底颠覆一般人「玫瑰娇贵难伺候」的刻板印象,它花开不断、而且耐寒抗冻,因为每株均为自根苗,不同于嫁接苗,所以形态优良匀称、而且不会由根部冒出不开花的徒长枝、吸芽,保证不会「种瓜得豆」。事实上,在第一年育苗时,还故意在苗圃中撒拨白粉病、黑斑点及其它病源的孢子,不能过关的立即淘汰。唯有极其吹毛求疵的育种学家,才能成就如此「逸美玫瑰」的月季系列;它的低养护需求,就仿佛株株有「气」存在、本身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真正做到了可以「种了就忘」(Plant it and forget it),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林彬的愿望。他说,「我的梦想就是为世界创造出最协调、最持久的美丽。」(注) . s' O2 ~" a5 Z
" l/ ?9 F: u. c" N研究计划 新的挑战
. r- X% ` ~3 L8 Q- f目前林彬正在尝试将HT玫瑰与灌木月季进行杂交,以求花丰且美、树健而密、植株矮化紧凑、颜色多样丰富的趋势。另外还想就香味进行更多的研究。 * \- M. z6 T) R: e
. k$ d. Y d8 T; T. O! Q他的团队已在策划推出2009年的新品种,需要3~4年的筹备,现有35个品种,每个品种至少要繁殖2万株,可以想像这是个多么惊人的数目!除此之外,林彬还希望能培育出花型大、生长势旺的攀缘月季和芳香的迷你盆栽月季。 ( d' s( E4 N/ E/ I: I
+ B' ]- f# A! S! i林彬说在1980年代,他始于培育切花月季,如今己转向研究培育抗病性强、肥水需求低、容易栽种的园林观赏月季品种(Hardy Shrub Roses),这是为了适应现代都市生活忙碌人群的需求。当然,挑战还是存在的,比如疾病变异,因为现在病菌、害虫对化学荣药剂的抵抗力越来越强,会给育种不断带来新的挑战。 9 n3 F# i+ B" z4 d3 k
3 o, @1 M4 j- Y2 ?- L _- B4 ?「玫瑰之美天上来/月季绝色到人间/蔷薇染尽春华浓/木香犹袭水沈中。」是林彬笔下的钟情。玫瑰、月季、蔷薇、木香,何其风华斑烂、脉脉含情,痴心如林彬者,又何能不失其魂!林彬内心深处,渴望着将此天香国色的悸动-真善美、友谊、爱与和平,妆点江山,广传人间大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