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季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花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1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盆栽菊花栽培管理技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5 08:5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 从扦插育苗、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盆栽菊花的栽培养护管理技术,以期指导菊花的盆栽管理。 9 n9 s. j$ T$ Z' \9 r0 }
  关键词 菊花;盆栽;管理
5 |: T4 L' K; r7 H/ r  中图分类号 S682.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8-0042-01  
$ v8 \3 s0 A) a3 B. \& q

. r3 U: m" }8 a/ ]5 l  菊花又名鞠、黄华、帝女花等,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菊花品种繁多,色彩丰富,花型多变,姿态万千,观赏价值高,深受人民大众喜爱,既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也是我国四大切花之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高地位。现将盆栽菊花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5 N  ]% D/ g. I1 D- m" t6 X& S6 X
  1、育苗   # Z( q7 j8 O* R+ {% N$ {
  菊花育苗可采取扦插、分株、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方法,但以育苗周期短、成活率高、方法较简便易行、成本低廉的扦插繁殖为主。
. Z: T8 m( b! [  1.1基质配制
2 @0 w/ e: h5 o- p, A  菊花扦插基质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为宜。可以透水、透气性良好的河沙,配以园土、腐殖土配制。比例把握在腐殖土∶园土∶河沙=4∶4∶2左右,混合做成垄床,床高10cm左右,并用福尔马林或多菌灵等消毒杀菌剂按相应浓度喷淋苗床进行消毒。
  a0 B0 |6 F( w' L: @! {  \  1.2插穗制取
+ P9 V) S) G' X4 c4 w  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植株的中上部外围剪取枝条,取3~4茎节约10cm长剪成1段作插条,仅留上部2茎节的叶片,且每张叶片可剪去1/2~2/3,其余茎节上的叶片全部去除。
$ x" Y( F4 g# e3 B' P  1.3扦插
; ^8 J. f4 o2 C; I" f2 Z  插条下端切成斜面,在插条下部剪口处蘸少许生根粉按株行距8cm×15cm插入苗床,入土深度为插条的1/2~2/3,随剪随插。注意保证插条和基质要亲密接触,以利于插条基部生根。
3 T2 t, u6 v) _$ F7 Y( r  F) r# N  1.4插后管理
7 v: U8 M0 G+ T! B& m  扦插好后应立即浇水,避免插条蒸腾失水过多而影响成活。最适宜插条生根的温度为15~18℃,如光照较强,则应搭遮阳网遮荫。如条件具备,采取不定期喷雾,保证空气湿度,则成活率更高、效果更好。一般夏季扦插后约20d即可生根,长势良好者,30d左右苗高15~20cm时即可移栽、定植。   
- L  _% o7 g4 o" d3 r$ J6 z- Y! F  2定植  
5 Z9 A: }3 h+ P( K+ b3 g0 ?  扦插后30d左右、苗高15~20cm时即可定植(上盆)。培养土基质应保持养分充足且透水、透气性良好,可取腐殖
$ o% w! F+ Y* o' m2 X. E9 r1 v1 R  土∶园土∶河沙=5∶3.5∶1.5左右配制而成。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可分2次进行浇灌。  / a! W' H9 X! e; q4 s
  3、日常管理   " C" n9 Q4 k1 G) k3 g1 Z
  3.1土壤管理 # E+ {/ }/ K7 c+ `
  菊花缓苗期结束后,土壤管理即以中耕除草为主。中耕松土可增加土壤通气透水性,促进植株根系的生长发育。注意中耕深度,在不伤害根系的前提下可适当深耕,待根系发达后宜浅锄,以免伤根。除草宜做到“三除”,即“除早、除小、除尽”,以此降低杂草对养分、水分等的消耗。
6 E+ U# J$ J: w% ^$ X! z  3.2肥分管理 / e5 S" B& h) r$ L0 S- I( |
  菊花生长发育期除了施足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外,还应在生长期根据生长情况不定期进行追肥,以利多开花、开大花。在营养生长期,追肥以施氮肥为主,可以配施部分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以促使菊花枝干粗壮端直、叶片肥大,增强菊花的抗性,为生殖生长奠定基础。菊花生长中后期追肥则以磷、钾肥为主,也可追施花卉专用肥,以促进花芽分化及花朵质量的提高。施肥方式宜土壤追肥和根外追肥相结合。土壤追肥时要稍远于根部并适当深施,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根外追肥即叶面施肥,可选用菊花专用肥按说明施用,也可用2%过磷酸钙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能在较短时间内体现肥效。
- U9 m5 M4 M3 Z$ F: u, _, a5 M( c  3.3水分管理 5 C- U# ~' G/ i3 |8 u# n! Y! {4 z
  菊花生长期间的水分管理要注意把握“旱时及时浇水、涝时及时排水”,同时留意需水临界期的水分管理,特别是孕蕾期前后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浇水可结合施肥进行,同时做到“见湿见干”,既不宜半干半湿,也不宜过干过湿。浇水时注意精细操作,防止泥浆污染叶面,影响观赏。 & N6 Q3 z& K6 x  G- r* q( `$ ?
  盆栽菊花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除了做好前述土壤、肥料和水分管理工作外,还要根据盆栽菊花的生长环境状况,及时进行转盆、拉盆等工作,避免因光照等原因影响盆栽菊花生长发育、根系穿盆而影响盆花的搬移。  
# N( @, a* v+ C  4、整形修剪   
; j: q+ z0 b4 f$ p  盆栽菊花枝条空间分布是否合理、冠形是否丰满,直接影响菊花的观赏性。因此,菊花生长期整形修剪显得格外重要。盆栽菊花的整形可根据需要做成扇形冠、伞形冠、半圆形冠、三角冠等形状。为此,在盆栽菊花生长前期需根据枝条长势不定期地进行摘心、抹芽等工作,促发分枝以塑造植株理想冠形。对长势过旺者,可采用喷施B9、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加以调控;对枝条角度不好、分布不合理却又有较大利用价值者,可采取“撑、拉、吊”等方式加以调整。生长后期及开花期,可根据需要除去影响开花以及花朵质量的枝条,及时剪除残花,以节省养分,满足后开花朵的养分需求。   
* k/ Z' H' r* \, R* J* E3 \  5、病虫害防治    + z* ^* v. [2 x# `7 d
  盆栽菊花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褐斑病、蚜虫、螨类害虫等。
9 i* p4 w3 D/ v" h& N5 x: V2 c  5.1白粉病 - b" G: w9 b( b& r
  该病多发生在空气湿度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中。发病时灰白色菌丝着生在上部枝叶正反面和花蕾上,形成1层粉霜,使花叶变形,严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和观赏效果。可选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广谱杀菌剂喷洒植株防治,每15d喷防1次,连喷3~4次。
, f8 D2 I7 l9 t8 y) }  5.2褐斑病
- S( H, t% O& I0 z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并从基部叶向上部扩展,然后扩展到整个花部。发病初期,叶片呈黄或黄褐色斑点;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造成大量叶片枯焦,甚至导致整株死亡。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喷洒植株防治,每7d喷防1次,连喷3次。
. O' |9 @. r/ b, k4 g* w; o1 b1 P2 }  5.3蚜虫
! M6 r6 m, k1 {4 w3 S9 `2 K  蚜虫多群集刺吸菊花汁液危害嫩茎和嫩叶,影响茎叶正常生长。防治可采用25%飞虱宝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10%赛蚜朗乳油1 000~2 000倍液、10%施飞特可湿性粉2 000倍液、25%蚜虱绝乳油2 000~2 500倍液均匀喷洒全株,连续喷2~3次,每次间隔7d左右。注意药剂轮换,避免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 _7 {/ ~3 p$ m# n& X+ X  5.4螨类 ( e8 P$ r4 c! o" X
  螨类害虫危害菊花的幼嫩枝条以及叶片,吸食危害。防治可用73%克螨特乳液1 200倍液、25%三锉锡1 000倍液等药剂加以防治。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8期,文王友国 伏秀娟)
6 t7 w' k1 q# h8 q/ C3 F+ k  
! o- D. t$ S4 X& G& g# v! o  6参考文献 9 B+ U9 X8 V  E( G' b% A: ~" E) l
  
# l% ^" Y/ k7 P- m8 {$ m5 V  [1] 张静斋,张祥利,李慧.菊花病虫害防治[J].北京:中国花卉园艺,2007(20):38-39. , o7 z  D/ \: u& U2 a9 S8 E, l( b
  [2] 岳桦.园林花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花友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花友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月季网(中国花卉邮购网) ( 皖ICP备11000863号 )

GMT+8, 2025-4-20 20:43 , Processed in 0.11316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