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花友
x
/ i7 g, K# W9 c5 z+ Q
红蜘蛛比较难缠经常使用一种药剂容易产生抗性,建议轮换使用 最强组合:螨危(100毫升 1500倍)+镇害(200毫升 750倍)+雷驰(100毫升 1500倍) 三个组合通过实际检测具有不错的效果,成虫和卵都有不错的效果。 6 R5 ^- m+ u. c& |
红蜘蛛每年产一次卵一次约一百只左右,一个月后开始孵化,母蜘蛛日夜守候,并甘愿当孩子的第一个食物,教会孩子捕食,但牺牲自己。 ! y, V. i0 m+ U- Z) Q8 p
1年发生13代,以卵越冬,越冬卵一般在3月初开始孵化,4月初全部孵化完毕,越冬后1 ~3代主要在地面杂草上繁殖为害,4代以后即同时在枣树、间作物和杂草上为害,10月中下旬开始进入越冬期。卵主要在枣树干皮缝、地面土缝和杂草基部等地越冬,3月初越冬卵孵化后即离开越冬部位,向早春萌发的杂草上转移为害,初孵化幼螨在2天内可爬行的最远距离约为150米,若2天内找不到食物,即可因饥饿而死亡。4月下旬,当枣树萌发时,地面杂草上的部分枣红蜘蛛开始向树上转移为害枣树,转移的主要途径是沿树干向上爬行。枣红蜘蛛的各个活动虫态均可转移。 0 J% @5 M8 P |, {1 z" }
: N0 |5 F+ E; S$ E$ d$ x" x
. ?* q' |6 [7 V8 J! W! Y
/ |: k$ E5 N H: v8 {$ j" W农业防治
, {. `7 }: s! q' o6 |根据红蜘蛛的生物学习性,可应用农业、物理、和化学防治措施。 % z6 M! t6 ]- m8 J% F
(1)人工防治在越冬卵孵化前刮树皮并集中烧毁,刮皮后在树干涂白(石灰水)杀死大部分越冬卵。
6 i% I$ G3 G E(2)农业防治根据红蜘蛛越冬卵孵化规律和孵化后首先在杂草上取食繁殖的习性,早春进行翻地,清除地面杂草,保持越冬卵孵化期间田间没有杂草,使红蜘蛛因找不到食物而死亡 : b3 P/ d' n' W' |# L- w4 ]
(3)物理防治 可在枣树发芽和枣红蜘蛛即将上树为害前(约4月下旬),应用无毒不干粘虫胶在树干中涂一闭合粘胶环,环宽约1厘米,2个月左右再涂一次,即可阻止枣红蜘蛛向树上转移为害,效果可达95%以上。
; _* [ t- r4 F) I' h# K3 `2 Q: X(4)生物防治 田间枣红蜘蛛的种类很多,据调查主要有中华草蛉、食螨瓢虫和捕食螨类等,其中优以中华草蛉种群数量较多,对枣红蜘蛛的捕食量较大,保护和增加天敌数量可增强其对枣红蜘蛛种群的控制作用。
7 u U% K9 ~ b7 l+ R2 l" ^
8 y5 B# r. `" @0 F- X/ b# q# b7 s红蜘蛛,俗称大蜘蛛、大龙、砂龙等,学名叶螨,我国的种类以朱砂叶螨为主,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
; X* u) V1 }, f$ m6 O9 A; g; n- b2 v外形特征
( y' o9 p+ Y) X( ?, k8 F! ]
" s; ~( |6 Z8 y+ m. \7 i- t0 I: w(1)成螨长0.42~0.52毫米,体色变化大,一般为红色,梨形,体背两侧各有黑长斑一块。 雌成螨深红色,体两侧有黑斑,椭圆形。 ! y* E' o$ S# ^, w* A& M
(2)卵圆球形,光滑,越冬卵红色,非越冬卵淡黄色较少。
1 |5 T6 Q5 |; Y(3)幼螨近圆形,有足3对。越冬代幼螨红色,非越冬代幼螨黄色。越冬代若螨红色,非越冬代若螨黄色,体两侧有黑斑。
0 R e3 e; m- d1 I. z; a(4)若螨:有足4对,体侧有明显的块状色素。在栽培花卉过程中,红蜘蛛是常见的破坏者,受其害的有月季、米兰、茉莉、金桔、海棠、桂花、佛手等花。这种虫子个体很小,不到1 毫米,圆形或卵圆形,桔黄色或红褐色,由于体小不易发现,一旦发现其为害时,往往花卉受害已是比较重了。这种虫子为害方式是以口器刺入叶片内吮吸汁液,使叶绿素受到破坏,叶片呈现灰黄点或斑块,叶片桔黄、脱落,甚至落光。
1 \: y! I) o; ?7 s4 n此虫喜欢高温干燥环境,因此,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繁殖迅速,为害严重。虫子多群集于花卉叶片背面吐丝结网为害。红蜘蛛的传播蔓延除靠自身爬行外,风、雨水及操作携带是重要途径。
8 k% t1 f n) L& l( O/ U* q防治红蜘蛛为害,平时应注意观察,发现叶片颜色异常时,应仔细检查叶背,个别叶片受害,可摘除虫叶;较多叶片发生时,应及早喷药,常用的农药有克螨特、三氯杀螨醇、乐果、花虫净、速灭杀丁等。家庭养花可备花卉喷雾器,在400 毫升水中,克螨特或速灭杀丁或花虫净可滴入4 滴(相当于2000 倍药液),用三氯杀螨醇或乐果可滴入8 滴(相当于1000 倍药液),加药后摇匀,随即喷洒,喷药要求均匀、周到,尤其要注意喷好叶背。喷药时,最好将盆花移到室外进行,若在室内喷药,切勿接近食物、用具。每次用毕,把多余的药液倒出,用清水把喷雾器洗净。
1 g0 o/ }1 t6 o1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