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花友
x
岩棉栽培技术最早始于荷兰,于1970年开始研究,1985年始在蔬菜和花卉的栽培上推广应用,1988年日本首先应用到切花月季的生产栽培上,并发明了拱型(arching)栽培技术。该技术产量高、产花质量好、周年产花,是一项综合性的生产技术。在中国尚没有看到有关岩棉的月季栽培技术的研究报告,更没有看到生产上的应用,笔者借助在日本进行花卉技术交流的机会,较系统地了解了切花月季岩棉栽培的生产方式,现简单介绍一下,希望能引起花卉研究单位及月季生产业户的重视。% k, Z3 \' e: k: }0 ^7 j
) a! y8 v0 H& ?4 N# ` 岩棉的理化性质
h5 d+ i. n! y* L9 d% F
% ?' p2 u' Y9 {' q' g( O 岩棉作为保温材料,在建筑行业被广泛使用,它是由玄武岩、硅酸岩、粘土组成,在压缩空气、水蒸汽和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直径3-10μm的纤维状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钙,几乎没有化学方面的活性,也几乎没有离子的存在,由于强酸强碱的溶解和钙、镁等离子的结合,使岩棉呈现中性稳定的特点。pH值在7.0-7.5之间,而且自身不会对营养液有影响。用岩棉做成的营养钵和月季栽培时使用的岩棉板密度是70-100kg/m3,固相约占容积的3%-5%,其余都是孔隙,所以孔隙度非常大,可以大大减小栽培地的面积和体积,也可以实现栽培设施的简单化和轻量化。由于纤维的密度小,毛细管水上升的高度只有20-30mm。在水平方向上,上部主要是空气,气相率很大,这样,PF2.0以上的水分只有几个百分点,很有利于月季对水分的吸收。为此,在正常供给营养液时,月季几乎不会因水的原因而受到危害。在切花栽培时使用的岩棉板,主要规格是15-30(宽)×90(长)×10-15cm(厚),很容易定型或分割。
8 }( H) G# j g
# H, R2 E; Q: n1 l" a6 s9 y 岩棉栽培的过程& r- ~- r6 I2 G& f, b: e9 N
( p' y7 f. C7 B
切花月季的岩棉栽培过程和普通的切花月季生产过程极其相似,也是分为育苗、定植、管理、采花等过程,不同的是岩棉栽培的月季从一开始就是在岩棉上进行的。) e0 T' M% L. v" |5 C9 L
; d4 C3 ]. h5 B
育苗和定植 选择生长情况良好,腋芽没有伸出、带5个小叶以上复叶的芽,上方留1-2cm,下部留2-3cm剪下。经消毒后,在下切口上蘸上生根剂,插入预先浸足水的7.5cm或10cm的岩棉钵内。岩棉钵为正方体,四周由不透水的PVC膜包裹,上下露岩棉。月季插入深度约2cm,放置在间歇喷雾的苗床上,保持18℃以上的温度,经30-40天的时间,有根从岩棉钵下部伸出来,腋芽抽出小枝,此时可用EC值0.8-1.0ms/cm的营养液给插穗施肥,待枝条伸出5cm以上后,便可准备定植了。$ a0 c- B! D6 K9 A3 K$ D6 d3 E
+ w+ a# K8 j, p$ Z/ ? j 岩棉板放置在高50cm、宽40cm的苗床上,苗床为封闭式,在一端或下部留有出水孔,可以将多余的营养液集中排出。在岩棉板上可以定植一行,也可以定植二行,但一定要保证每株苗能拥有3-4升的岩棉,来满足月季吸收养分和水分的需要,也可以以此为标准来确定其密度,苗床之间的距离一般为80cm-100cm,需要给同化枝留出充分的余地。& ]! J( Q9 D: T: t8 g! ]( z
# _/ u% S( u0 M$ ^7 W7 ` 如果使用新的岩棉板的话,使用之前需用pH值5.5-6.5,EC值1.0-1.2ms/cm的营养液浸泡后再定植。定植后1周内只供清水,待根扎进岩棉板后开始供营养液。营养液的供给方法是:每天从上午8点开始,下午7点结束,分10次供液,每次供液时间为10分钟,由直径1.5-2cm的可控滴管输液。幼苗时,从定植开始30-40天内,可以少量供液,每天每株苗约需营养液100ml;成株每天每株苗约需营养液300-600ml,夏天需要的营养液约600ml,冬天只有夏天的一半左右。
0 ] e! U1 v5 |' i. f) |
2 K/ k: G3 ~) R/ d 植株管理
' F- ~$ j, x7 @3 a
4 i8 J5 }- R5 _ 当月季长到30cm高或开花以后,将月季的枝条从基部折弯,使之倒向步道两侧,这种枝条称为同化专用枝,它的作用是为植株提供营养物质,不作为采花用枝条,同化枝上的腋芽不用整理,可以放任其生长,如果不是病虫为害,一般不会落叶,每株苗要求的最少同化专用枝是2-3条,密度小的同化专用枝可以适当增加。当同化专用枝有了保障以后,在植株基部向上长出的枝条就可以作为花枝使用了。当花蕾发育到一定程度,且达到出花的标准时,便将花枝从基部剪掉,达不到出花标准或受损伤无法成为商品花的可以从基部折弯,使之成为同化专用枝。由于采花的位置总是在植株的基部,所以操作十分简单,不用修剪植株的形状,这将给规范化的生产带来许多方便,这种栽培方法就叫拱型栽培法。* W* ]$ o" W- A `6 p
, K- N! w( l! G6 y7 ] 岩棉栽培的优缺点
$ z2 Q) @% T# a* L: B, R& ]: v* `: ~$ E) T5 ]+ n6 D
岩棉栽培的优点是:1.生长发育迅速,采花周期短,采花量大,商品花成花率高;2.改茬换作非常简单省力,适合大规模生产;3.和地栽相比,能够减少因重茬带来的危害,能够实现稳定的生产目标;4.使用扦插苗,品种更新容易,能有效避免根癌病、根腐病;5.水分养分管理比较容易,能够实现管理的均一化和数字化。' t( H5 t% z( i7 a
0 C* o3 y% o% N, j 另一方面,岩棉栽培也有不足的地方:1.现在还没有专门适用岩棉栽培的品种;2.夏季剪花后的生产和地栽相比,生产较不稳定;3.在花全部剪掉的情况下,下部叶容易老化;4.为了保证营养成分的稳定供应,往往要放掉20%-40%的营养液,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Q& ^6 d, S: M; b o1 @# G
7 a' N2 `8 P5 D R, w! j' f3 A
岩棉栽培的营养液管理* \5 x# K' U0 |% P: _' r' u
4 S/ s" }9 p( B( d# g3 h; n 营养液的管理是岩棉栽培管理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在岩棉栽培的各个系统中,它们对月季的影响都无一例外会通过营养液对月季产生影响。在营养液的管理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营养液的成分与制作;二是营养液的浓度与输送。
, f* U1 t& W, t8 O) x$ R* h + F' l5 \: N# m
营养液的成分与制作 营养液具有专一性、针对性和适合性的特点,不同植物的营养液具有自己独有的成分和特点,是不可代替的。营养液处方的制作是在通过分析健康植物叶片中主要无机成分的含有率的基础上,再以植物离子吸收浓度为依据,设计制作出来的。这里说明一下,营养液的制作不使用百分数(%)或百万分之一(ppm)来表示溶液的浓度,这是因为,肥料的成分是以溶解的离子状态发挥作用的,即阴离子和阳离子两种形式,因此必须考虑到双方能否以离子状态(不结合成易挥发、易沉淀的物质)存在,这样才能实现营养液制作的数字化和整数化。为了避免肥料盐中的阴阳离子结合成沉淀或产生易挥发的气体,一般在配制原液的时候,分成A液和B液,两种原液通过施肥机稀释成可以直接利用的液肥。施肥机接受到规定时间供给液肥的信号或者放在种植岩棉板下的感应装置的需要液肥的信号后,开始供给液肥。同样的道理,接受到停止供液的信号后,结束工作。稀释机每次将0.5L-1L的A液和B液输到一定容器的肥料桶内,然后加水稀释,之所以是每次输进0.5L-1L的A、B两种原液,就是通过每次输入原液的量来决定肥液的浓度,这样做起来非常方便和准确。施肥机将液肥的压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向月季供肥了。
7 \, L8 U2 K6 { ! b) P% p6 F# Y5 P5 x. E L
营养液的浓度与输送 在利用时间进行控制供液的装置上,定植初期要24小时均匀供液,当月季植株长到30cm以上高,叶面的蒸发起主导决定后,主要集中在早晨8点钟以后晚上7点钟以前,这11个小时内供液。供液的次数一般8-11次,每次每株30-60ml,一天之内每株月季的需液量300-600ml。夏天蒸发量大,需要的液肥多,冬天蒸发量小,需要的液肥少,但肥料的实际需要量基本一样,所以冬天液肥的浓度(EC值)要比夏天液肥的浓度(EC值)大一倍。施肥机供肥的次数和数量还可以通过放在岩棉槽内的感应装置来决定,当岩棉槽内的液肥水位低到一定程度时供液,当高到一定程度时停止供液。为了保证月季的稳产高产,还要将大约20%-30%的残液通过岩棉槽下面的小孔排出去。为了减少这部分残液的损失,或者出于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国外的一些研究机构还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探讨,例如进行循环式或补充式利用,目前这些研究成果还没有用在生产上。
. X1 w( A# z% Y6 O
0 j& {, Y: s1 E6 P1 n 岩棉槽内培养液的管理 岩棉槽内的EC值和pH值需要定期进行测量,在正常情况下,EC值最好保持在2.3-2.6ms/cm之间,pH值保持在5.8-6.2之间。当月季根基部的EC值过高时,肥料盐容易在岩棉内沉积,不仅会影响月季对水、肥的吸收,还会堵塞岩棉的毛细管。当根际部的EC值较低时,对旺盛生长的月季来说,则会造成植株生长细弱,花蕾瘦小,成花率低。根际部EC值的高低极易受环境变化和植株生长发育状况影响。当光照强度大、温度高,植物生长处在幼苗期或春季修剪后,要适当降低培养液的浓度,防止根际部EC值的上升。反之当温度降低,阴雨天气过多和植株处在生长旺盛期的时候,则要适当增大培养液浓度。
, Z) ~; b2 g1 N/ N% J& K; }+ q3 q
9 U/ V* e- o, j1 ] pH值调节 pH值的调节是培养液调节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当月季根际部(岩棉槽内)的pH值高时,上部嫩叶呈铜色,芽和枝条的伸长迟缓,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产量降低。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月季个别抽条特别粗,花蕾也很大,表现出很好的品质,但产量明显降低。当pH值过低时,花茎变软,叶色没有光泽,甚至会使生长发育停止,此外还会缩短岩棉的使用寿命。在实际栽培中硝酸根(NO3-)是影响液肥pH值的主要原因。在幼苗期或修剪以后,植株对肥料的吸收减弱,此时优先吸收铵态氮,而将硝酸态的硝酸根留在了岩棉内,造成根际部的pH值下降。而当光照强度大,植株生长旺盛时,硝态氮的浓度会降低,pH值则上升。 岩棉栽培的环境管理' V8 u9 \& R0 O$ E& Z- A
; D" D6 ~+ V \
湿度 作为温室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应该在给温室通风换气和给温室加温的同时给湿度以足够的重视。在一些有恒温装置且不易通风的温室里,很容易出现过湿的现象。过湿是发生灰霉病和霜霉病最大的原因,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湿度特别大的时间持续2天以上,就要进行喷药预防。从秋天开始到冬季结束这段时间里,给月季喷药一定选在晴天的中午进行,目的是让药剂能快速干燥。在管理策略上,应首选生长健壮、抗病强的苗木定植;其次要尽量营造一个干爽的环境,减少病菌的发生,最后的对策才是喷药防治病虫害。
% y7 \9 y1 B; s. w
$ e' k+ m( L6 P' m* | 温室内的温度管理 在冬季,保持18℃-23℃的昼夜温度最适合月季的生长。岩棉内的温度要注意不要低到16℃以下,如果到了15℃,对肥料的吸收能力就会减弱。在冬天用暖气加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温室内有暖气(风)不足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由于温度低,容易发生病害,所以安装暖气(风)时一定要把位置设计好。当连续降雨温室内的湿度很大时,在停雨的白天要开窗通风,如果由此造成温度较低,要在夜间通过暖气(风)增加温度。一般说来,只要是气温和岩棉内的温度之和能保持在36℃-40℃就应该没有问题。当夏天的气温很高时,为了达到周年供花的目的,可以用无孔输水管,通过18℃左右的地下水给岩棉降温,这样可将岩棉内的温度降低3℃-4℃,有效地减少由高温带来的切花品质低、枝条弱的现象发生。
& N# { E- W9 W/ _3 }
& r; E4 Q& J7 r; T" ~' [" M: r CO2施肥 在土壤中栽培的切花月季,由于施用了有机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释放出CO2,但对岩棉栽培的切花月季来说,一经定植,往往要栽培几年,在这种情况下,到了温室封闭的冬季,CO2缺少是正常现象。经研究证明,CO2施肥在离地面0.7m也就是岩棉板上方20cm的位置最好,但要注意施肥要相对封闭一些效果才会更显著。(段春玲 刘和风 张瑞英 包志) 来源:中国花卉园艺杂志
6 {. A4 v* J0 R, G.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