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季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花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5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竺葵简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6 21:3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花友

x
天竺葵,别名洋绣球,原产南非,是多年生的草本花卉。叶掌状有长柄,叶缘多锯齿,叶面有较深的环状斑纹。花冠通常五瓣,花序伞状,长在挺直的花梗顶端。由于群花密集如球,故又有洋绣球之称。花色红、白、粉、紫变化很多。花期由初冬开始直至翌年夏初。盆栽宜作室内外装饰;也可作春季花坛用花。6 Y( }$ e5 o! m
中文学名: 天竺葵   m% Y  U/ `4 e6 i* v7 Q
拉丁学名: Pelargonium hortorum : r9 X0 V% N$ I
别称: 洋绣球、入腊红、石腊红、日烂红、洋葵、天竺葵、驱蚊草 4 \8 R1 @0 Q6 {. R3 K" I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 K4 s' T0 \+ X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 {2 U  i3 O; }# Z* B, Q目: 牻牛儿苗目(Geraniales) 1 ~% Q/ [9 a# K" D; M1 _7 t( A/ H
科: 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 " Y2 c( r. \& z7 d7 e& Q1 }
属: 天竺葵属 Pelargonium
4 G1 j5 h1 I0 U: N& b8 g) h
简介' J7 a# X1 m* `1 ?) U* H
  
天竺葵

4 S( e9 g7 N' m  天竺葵生性健壮,很少病虫害;其适应性也强,各种土质均能生长,但以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生长最良;喜阳光,好温暖,稍耐旱,怕积水,不耐炎夏的酷暑和烈日的曝晒。入夏植株停止生长,叶片老化,呈半眠状,此时可转至室外阴凉处,停施液肥,按时浇水,雨天将盆放倒,防止积水烂根。
6 o7 f' I- j' h; r
' O$ O( o# ]7 M8 R  A8 r! u  至九月间暑过天爽,此时可进行翻盆换土,先将枝条剪短,仅留各分枝基部十厘米左右,使重发新芽更换新枝。天竺葵浇水要适中,盆土不可过湿,以浇后半日盆土呈半干状为宜。 : o9 }1 F4 @1 j  c7 |
' V. n0 s6 Z$ G* R1 ]5 [
  天竺葵繁殖以扦插为主,多行于春、秋两季,但有温室设备者亦可冬插。一般春插者可于新年和春节间开花;秋插者可于四月底开花。插穗用新、老枝条,但以枝端嫩梢插后生长最好。插穗选十厘米左右,保留上端叶片二至三枚,如用老条也可不带叶片,将切口稍行阴干后,插于洁净的砂土中。砂土宜保持微湿,切勿大水。先置半阴处保持叶片不蔫,三至五日后再逐渐接触阳光。一般约二周生根,至根长三至四厘米时即可上盆。   d( R: j; W1 ^4 P* o
生理习性  
天竺葵

9 m  m2 O0 J* ^! I9 x2 c" d* n  天竺葵原产非洲南部。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寒性差,怕水湿和高温。生长适温3~9月为13~19℃,冬季温度为10~12℃。6~7月间呈半休眠状态,应严格控制浇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10℃,短时间能耐5℃低温。单瓣品种需人工授粉,才能提高结实率。花后约40~50天种子成熟。 $ }: j) U; @8 Z

; Z$ V$ `' q3 j) Z  天竺葵性喜冬暖夏凉,冬季室内每天保持I0—15℃,夜间温度8℃以上,即能正常开花。但最适温度为15一20℃。天竺葵喜燥恶湿,冬季浇水不宜过多,要见干见湿。土湿则茎质柔嫩,不利花枝的萌生和开放;长期过湿会引起植株徒长,花枝着生部位上移,叶子渐黄而脱落。天竺葵生长期需
7 J, U$ X! V' k* G. U  
天竺葵

- X, b6 y8 O" E! O; f9 N; Z要充足的阳光,因此冬季必须把它放在向阳处。光照不足,茎叶徒长,花梗细软,花序发育不良;弱光下的花蕾往往花开不畅,提前枯萎。天竺葵不喜大肥,肥料过多会使天竺葵生长过旺不利开花。为使开花繁茂,每1—2星期浇—次稀簿肥水(腐熟豆饼水)每隔7一10天浇8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可促进正常开花。花后及时剪去残败花茎,即可增加株间光照,诱使萌发新叶,抽出新的花茎 # m" F* X9 Z1 m- Q: r! W2 |
  |& T, x0 R! ]: n
  剪枝摘心为促使分枝较多的天竺葵多开花,要对植株进行多次摘心,以促进其增加分枝和孕蕾。花谢后要适时剪去残花,剪掉过密和细弱的枝条,以免过多消耗养分,但冬季天寒,不宜重剪。 # k5 @2 ^# K& e6 o% l( t8 u" y
形态特征  
天竺葵
[1]/ F8 P! u+ N% o" P7 L4 \. P
  株高30CM-60CM,全株被细毛和腺毛,具异味。茎肉质。叶互生,圆形至肾形,通常叶缘内有马蹄纹。伞形花序顶生,总梗长,有直立和悬垂两种,花色有红色、桃红色、橙红色、玫瑰色、白色或混合色。有单瓣重瓣之分,还有叶面具白、黄、紫色斑纹的彩叶品种。花期5月-6月,除盛夏休眠,如环境适宜可不断开花。喜冷凉,但也不耐寒。忌高温,喜阳光充足,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不耐水湿,湿度过大易徒长,稍耐干旱。生长适温为白天15℃左右,夜间不低于5℃。夏季休眠或半休眠,应置半阴处,并控制水分。多年生直立草本。茎肉质,基部木质,多分枝,通体有细毛和腺毛,有鱼腥气。叶互生,圆肾形,基部心脏形,直径约7-10厘米,波状浅裂,上面有暗红色马蹄形环纹。伞形花序顶生;花多数,中等大,未开前,花蕾柄下垂,花柄连距长2.5-4厘米;花瓣红色、粉红色、白色,下面3片较大,长1.2-2.5厘米。蒴果成熟时5瓣开裂,而果瓣向上卷曲。 ! r6 r+ Y4 F+ [
品种  
天竺葵
[2]
$ B" b; h1 t  {/ W7 r  
白色天竺葵
[3]
: j; J9 |1 T! [7 g- q天竺葵为多年生草本,通常作一二年生花卉栽培。基部稍木质化,茎多汁。叶心脏形,绿色,常具马蹄形环纹。伞形花序顶生,花蕾下垂,花冠有红、白、淡红、橙黄等色,还有单瓣、半重瓣、重瓣和四倍体品种。常见的品种有真爱(TrueLove),花单瓣,红色。幻想曲(Fantasia),大花型,花半重瓣,红色。口香糖(BubbleGum),双色种,花深红色,花心粉红。紫球2·佩巴尔(Purpurball2Penbal),花半重瓣、紫红色。探戈紫(TangoViolet),大花种,花纯紫色。美洛多(Meloda),大花种,花半重瓣,鲜红色。贾纳(Jana),大花、双色种,花深粉红,花心洋红。萨姆巴(Samba),大花种,花深红色。阿拉瓦(Arava),花半重瓣,淡橙红色。葡萄设计师(DesignerGrape),花半重瓣,紫红色,具白眼。迷途白(MaverickWhite),花纯白色。
' T; H* a; _  r3 ~6 V4 _
! p/ B, E6 H' f% q% I编辑本段常见同属观赏种  
蔓生天竺葵
[4]
) k) X* C4 c% t- h3 }! l1 W0 L  
香叶天兰葵
[5]
; N: n8 l# Y; P2 z9 @5 }1.蔓生天竺葵Pelargonium peltatum (L.) Ait. 也叫盾叶天竺葵或是藤本天竺葵。其品种有紫晶(Amethyst),花紫红色;兰巴达98(Lambada98),花粉红色;香恩(Shany),花半重瓣,深红色;彭维(Penve),花半重瓣,粉红色;龙卷风(Tomado),花单瓣,白色。另外有四倍体天竺葵的雀斑(Freckles),花粉红色;四倍红(TetraScarlet),大花种,花鲜红。
+ w# c/ g( S0 T* g& \0 e/ v' ~* V3 N6 F0 }- _
  
马蹄纹天竺葵
[6]8 D; E& d) ?/ _- b/ R
  
家天竺葵
[7]
# J- u/ ?9 U9 A  o- ]2.香叶天竺葵Pelargonium graveolens L'Hér. 也叫香天竺葵,商品名叫驱蚊草。
, v9 q2 [6 A$ [  b- r6 {' `* g: w0 a; b! [
  3.马蹄纹天竺葵 Pelargonium zonale Aif. ) \. D  Z. A: Z3 Z
  y$ E0 X1 R0 t
  4.家天竺葵 Pelargonium domesticum Bailey
) ?! C8 A( c/ j5 d1 B8 w
$ n% ?. H( S+ k3 [  
盾叶天竺葵
[8]9 F; {- d- c$ T  x2 u' W
  5盾叶天竺葵Pelargonium peltatum (L.) Ait.
7 u0 p, T' Q& u% C. _) B# h* |% l8 P( p! d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栽植  
盆栽天竺葵
[9]
4 u4 G  W' F" D  w; v% \3 j) N" b  春季栽植,南方地栽,北方宜盆栽室内越冬。一般采用盆栽。地栽时应选不易积水的地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最好是沙质壤土。盆栽选用腐叶土、园土和沙混合的培养土。栽前先在盆底放入瓦片,以利排水。一般先栽在小盆中,不施入基肥,养护一段时间后再移入较大的盆中,这时可在盆中施入腐熟的适量厩肥作基肥,上面装入培养土,根系不要与基肥直接接触,   e* l; ?7 H+ v, w  w" M
光照与温度  喜阳光,除夏季炎热太阳光很强,需要遮荫或放往室内,避免阳光直射外,其他时间均应该接受充足的日光照射,每日至少要有4小时的日光照,这样才能保持终年开花。若光照不足,长期生长在庇荫的地方,植株易徒长,减少花芽分化。适宜生长温度16-24℃,以春、秋季气候凉爽生长最为旺盛。冬季应入温室,温度应保持白天15℃左右,夜间不低于8℃,并且保证有充足的光照,仍可继续生长开花。 ; d- T+ r& G4 W% S5 \9 c5 c8 d
浇水与施肥  生长期要加强水肥管理。每月施2-3次稀薄液肥,在花芽分化后,应增加施入磷、钾肥。土壤要经常保持湿润偏干状态,不能缺水干旱,否则叶片发黄脱落,影响生长和观赏价值;但也不能浇水过多,土壤过湿,否则会使植株徒长,影响花芽分化,开花少,甚至使根部腐烂死亡。浇水应掌握不干不浇、浇要浇透的原则。夏季气温高,植株进入休眠,应控制浇水,停止施肥。
( m8 Z; R- j* Z! G5 g2 V7 ~整形修剪  为使植株冠形丰满紧凑,应从小苗开始进行整形修剪。一般苗高10厘米时摘心,促发新枝。待新枝长出后还要摘心1-2次,直到形成满意的株形。花开于枝顶端,每次开花后都要及时摘花修剪,促发新枝不断、开花不绝,一般在早春、初复和秋后进行修剪3次。
' g& Z/ S  l; F' r, V( K9 t) U% {: W* t
编辑本段繁殖方法  常用播种和扦插繁殖。 2 c  J. e" q: O
播种繁殖  春、秋季均可进行,以春季室内盆播为好。发芽适温为20~25℃。天竺葵种子不大,播后覆土不宜深,约2~5天发芽。秋播,第二年夏季能开花。经播种繁殖的实生苗,可选育出优良的中间型品种。 0 t& q0 m5 I) K- |) `
扦插繁殖  除6~7月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外,均可扦插。以春、秋季为好。夏季高温,插条易发黑腐烂。选用插条长10厘米,以顶端部最好,生长势旺,生根快。剪取插条后,让切口干燥数日,形成薄膜后再插于沙床或膨胀珍珠岩和泥炭的混合基质中,注意勿伤插条茎皮,否则伤口易腐烂。插后放半阴处,保持室温13~18℃,括后14~21天生根,根长3~4厘米时可盆栽。扦插过程中用0.01%吲哚丁酸液浸泡插条基部2秒,可提高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一般扦插苗培育6个月开花,即1月扦插,6月开花;10月扦插,翌年2~3月开花。
/ E4 H* V- ^6 v& x1 \3 A. c温室繁殖  天竺葵适应性强,花色鲜艳,花期长,适用于室内摆放,花坛布置等。下面将其温室繁育技术介绍如下。
3 \! f4 T0 I( b+ j1 \; s组织培养繁殖  天竺葵也可用组织培养法繁殖。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加入0.001%吲哚乙酸和激动素促使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用0.01%吲哚乙酸促进生根。组培法为天竺葵的良种繁育和迭育新品种提供了新的途径。 + b, {0 @( e8 G. k' t: `
& _1 r% q0 P& \4 N2 s& V) h
编辑本段栽培  
天竺葵上海虹口园林花圃
[10]
- ]6 _" ]" w3 f% U5 s9 h  位置:天竺葵喜好有充足日光的东面或南面窗台,秋冬在全日、半日照的地点生长良好,也适合当作花坛植物。放在室内者则要有散射光,否则落花、落叶很快。 5 Z# U! i& Z- n5 F' d

# w, A' Y/ [" c, ^0 R! j  U& U  土壤:市售培养土或是疏松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为佳。 6 }- W- q( P, G+ g4 q( n1 R
! U# _; `9 L( S
  水分:秋冬季1-2天浇一次水即可,但阳光普照的日子最好每天浇水一次,尤其是植株生长茂盛时,叶片多且蒸发速度快,必须注意补充足够水分。 9 g$ m( |  n2 ]. \

  j/ ?# {5 w  D. Z7 d  日照:天竺葵喜欢充足的光线,秋冬季可在全日照或半日照下生长良好,开花期可室内明亮处欣赏,但若光度不够很容易会有下位叶黄化及落叶、落花的现象发生。 , [8 D* v/ U  [! Z" R# h- X$ q
8 R4 E$ }' a8 E( F0 ?$ R1 |
  温度:生长适温在15-25℃,不耐高温,并不适合夏天生长。 ) n& s  O* W$ w9 V& \( ^) ~7 B
/ N& N7 k, z8 h/ ^
  肥料:应在培养土里混全基肥,进入花期时约1-2星期施用液太肥。
4 D2 }1 d, Y0 O4 z6 L+ A0 d9 i  b( d
  照顾:家庭园艺多是购自花市,您可以买三棵种在大花箱中,然后放在窗台上,或是直接种在窗台花里,只要您没忘记灌溉,几星期后,您家的窗台将是醉人的地方。 8 D5 R( j! h. _; w
! i% q* g0 @# K( @: {
  栽培管理 , f7 P9 F3 n- `8 ]2 P

9 G+ u7 A  g  x4 L4 T6 V: m3 a+ D3 h  天竺葵苗高12~15厘米时进行摘心,促使产生侧枝。盛夏高温时,严格控制浇水,否则半休眠状态的天竺葵如盆土过湿,叶片常发黄脱落。茎叶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但氮肥不宜施用太多。茎叶过于繁殖,需停止施肥,并适当摘去部分叶片,有利于开花。花芽形成期,每2周加施1次磷肥。或“卉友”15-15-30盆花专用肥。为了控制挖株高度,达到花大色艳的目的,除选择矮生天竺葵品种以外,生长调节物质的应用十分重要。当天竺葵定植于12厘米或15厘米盆后2周,可用0.15%矮壮素或比久喷洒叶面,每周1次,喷洒2次,每天光照14~18小时,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天竺葵的高度,提供优质的商品盆花。
2 t( v3 T- R# `/ D
4 c0 T8 y5 T4 o( I  花谢后应立即摘去花枝,以免消耗养分,有利于新花枝的发育和开花。一般盆栽3~4年老株需要重新进行更新。冬春花期,应放阳光充足处,否则叶片易下垂转黄。雨雪天增加人工辅助光照,对开花更为理想。
: z2 t9 }- g' ]7 N/ S
! B' O: I/ r2 {  v  冬季管理 4 O6 o1 ~& C" e2 p& e* x
, {6 s9 v: o1 u% K& C6 X# c! S
  天竺葵喜温怕寒,冬季应特别注意做好防寒防冻。在北方地区莳养天竺葵,应在霜降到来时把盆株移至室内,放在向阳的窗前,使其充分接受光照。若光照不足,植株容易徒长,影响花芽的形成,甚至已形成的花蕾也会因光照不足而枯萎。如果在南方,也应在立冬过后将盆株移到避风保暖向阳处,既便于盆花多晒太阳,又便于躲避风寒。室内温度应保持日温15℃至20℃,夜间不低于10℃。在温度过低的环境里植株长势弱,不利于花芽分化,开花少,甚至不开花,但温度高于25℃的环境对其生长、开花也不利。天竺葵喜旱怕湿,故日常浇水要适量,冬季更不可天天浇,即使干燥天气里,一般也要五至七天浇一次水,保持盆土偏干略见湿即可。浇水过多会引起叶片发黄脱落,从而影响开花,甚至造成烂根而死亡。不过,经常用清水喷洒叶面,保持叶面清洁,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若要使天竺葵连续开花,则需要供给充足的养分,一般应每隔10天左右追施稀薄液肥一次,可用豆饼、蹄片、鱼腥水混合配制,待发酵后加水使用,也可使用花店出售的复合化肥,每次只用3至5片。天竺葵分枝较多,为促进其多开花,要对植株进行多次摘心,促其多分枝,多孕蕾。花谢后要及时剪去残花,剪掉过密或细弱的枝条,以免消耗养分。但是,隆冬时节,不宜重剪。
4 {! _  N/ {3 [
* L) Q, M4 m  W) a9 d编辑本段修剪整形  天竺葵是家庭中普遍栽植的花、叶兼赏花卉,也是布置花坛、花径的好材料。由于它生长迅速,每年都要修剪整形。一般每年至少对植株修剪3次。第一次在3月份,主要是疏枝;第二次在5月份,剪除已谢花朵及过密枝条;立秋后进行第三次修剪,主要是整形。 3 O+ q/ I7 a/ H! U& I. X

& u- m: B, Q, v  W& n  怎样对植株进行修剪整形呢?
$ u: A' K' r' `6 x
0 u1 q8 J: M8 Y, W6 N$ _  一般在伏天过后,天气转凉,天竺葵逐渐恢复长势,休眠的植株新芽已长出。此时正是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即应结合换盆对植株进行全面修剪。根据植株长势,一般选留靠近基部位置生长健壮、分布匀称的主枝3-5个,其它过密的、纤弱的徒长的枝条,一并从基部剪掉。然后再把主枝及侧枝进行短截,每个侧支只留生长健壮的仙芽,使整个植株枝条分布均匀、紧凑,株形丰满矮壮。
: N! K) O+ e' |* K) I1 B: o  ~) U1 M% H$ T2 X' q0 @7 y: o
  对培养一年的植株,在适当位置短截即可。经过修剪整形的植株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长势。一般待剪口干缩半个月后,即可开始正常追施肥料,以便不断抽生新芽,陆续开花。为了避免过分徒长,可进行摘心,促使多发侧枝多开花。 , H7 `# U8 Q  W- ]: L. T
! s0 [4 G% T4 |, v& N  v$ |
  影响开花因素
5 A% k3 ]- K9 K& S) e5 O& P3 P( M: F+ G$ ?3 w6 `8 @2 C9 W6 G5 I
  (1)浇水过多或遭受雨淋,盆内长期积水,引起烂根,叶子边黄或植株徒长,均影响开花。
( Q( K  o5 ?5 W0 u' j
% T9 V3 R# ]+ o& [  (2)施肥过量,特别是氮肥过量,易引起枝叶徒长,不开花或开花稀少,花质差。但施肥不足或不施肥,也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和开花。因此,在早春或早秋应适当多施些磷钾肥。 , i) B0 `8 I, d. y  e

/ f) v3 l4 S/ Z  (3)温度过高或过低,冬季室温在20℃以上,加上通风不良,枝叶易徒长,影响次年开花,但越冬温度低于0℃,则易受冻害,叶缘变黄发软。天竺葵对温差变化也比较敏感,如急剧变化,就会引起花朵脱落。
) j: l1 T/ }! m* S2 C* U
8 ^6 v/ d% B1 R4 @- W  (4)光照太强,夏季受到阳光直射,叶缘易遭受日灼,生长不良或花、叶脱落。
0 @+ C% B, E1 o9 L9 \; g
0 c! `9 ?' C5 O# T6 Y1 O  (5)摘心修剪过重,长期叶片很少,也会延缓生长期,着花、开花数量少。此外,冬、春季在室内养护时,如果长期光线不足,易引起植株徒长而不开花,甚至已形成的花蕾也会因光照不足而萎缩干枯。所以,冬季应注意给以较充足的光照。 5 |% i5 V  c  R% J
& s5 l0 Q+ K3 S! K, Y7 i/ y+ S& y, _
  细菌性叶斑病
# f3 m5 W3 Y$ r+ ^7 Q* R+ z& S1 C* J5 W3 _
  【分布】江苏、浙江等地。 ! Y6 @: Z% w/ d# }4 _- V: z: W. Q9 J

; g0 n6 S% q8 j# _( h  【症状】叶片病害发生初期在叶背出现水渍状小斑,2-3天后病斑略下陷,为褐色小斑点,针尖大小,圆形或不规则形,以后逐渐扩大为暗褐色或赤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直径1.5~3.0毫米,病斑稍有轮纹,边缘周围有褪色区,在一叶片上可发生很多斑点,特别是在下部较老的叶上,斑点更多。病斑扩大逐渐连合在一起,叶脉和叶柄也变褐,使叶片大部分死亡;茎杆症状称谓黑腐,病茎和枝条的维管束褐色到黑色,此时,茎杆上的叶片枯萎,呈多角形坏死症状,随后细菌侵染髓部及皮层,仪枝条顶端尚有几个叶簇,茎杆整个变黑、皱缩和腐烂。插条受害时不能生根,并由基部向上慢慢腐烂,叶枯萎,呈多角形坏死。
9 V' G" p. `1 Y+ {
* s5 W; w0 M, W1 H- W  【病原】病原为细菌,是由真细菌纲、真细菌目、黄单胞杆菌属的野油菜黄单胞菌天竺葵致病变种(Xanthomonascampestrispv.pelargoni),顶端圆形,杆状,单鞭毛端生。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27℃,最低1℃,致死温度为51-51.5℃。
4 M7 t0 e- c% M$ W, Y; B8 D, {1 r, O! i, ?0 U7 j
  【发病规律】细菌可借插条、接触、飞溅水滴传播,种子有可能带菌传播;在潮湿的土壤中病菌能存活3个月;温室栽培过密、生长迅速时易病重,植株下部老叶病重,温暖湿润时病重;高氮、高磷和低钙有利于发病,高钾、低磷、高钙、症状受到抑制。天竺葵的不同种和品种在抗病性上存在差异,天竺葵品种中大花天竺葵是高度抗病的,香叶天竺葵是中度抗病的,盾叶天竺葵是高度感病的。垅牛儿苗科的有些植物是无症带菌者。
4 v# T7 B  U$ e8 \! q' j
0 G! ^! o/ _. \: G/ g4 {  【防治方法】 7 A/ S4 a$ j# J9 f2 K

' Z( Q7 d8 Y0 X: m# |8 l  (1)园艺防治:植株间要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高;不直接对植株喷浇水,以免飞溅的水滴传病;不在病株上选取插条摘除所有病叶、病枝,避免带菌土壤沾污叶片。病土要集中处理,必要时对土壤、花盆进行灭菌处理。病菌能在繁殖床上的土中存活,应避免将病土溅到健株上。每隔10-15天,喷1次1%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0 G1 T& H9 T( l5 E  V
* U* x( K/ S; o. R  (2)药剂防治:喷施农用链霉素1000单位,或试用14%胶胺铜300倍液,或50%消菌灵1000倍液。 ( U, Y# ^; b0 e; i

9 `5 i. |3 A5 s8 w0 C, j" [$ x  (3)彻底清除所有病株和病残体。花盆和种植台、工具用10%漂白粉液浸洗消毒,土壤用2%福尔马林液消毒,或另换新土。采用无病种苗。
/ t$ E7 H" a+ q9 s9 l: e/ _. W$ E" W, @( {
  (4)发病前后可喷洒1%波尔多液或(500-1000)×0.000001农用链霉素,连续数次4 K8 p' u- R- ]- {' G# w

, J, z) y3 k& K0 v$ u5 T, `# E3 @  D+ {; E
6 s$ J4 J$ q3 \# }  {1 k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分享淘帖 顶 踩
2#
发表于 2012-7-11 17:31:2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下决心开始养小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花友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月季网(中国花卉邮购网) ( 皖ICP备11000863号 )

GMT+8, 2025-11-11 16:25 , Processed in 0.16527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