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leng 发表于 2009-5-20 08:34:30

花卉种植基础知识

一、环境
1、環境條件

給我像是故鄉的環境
有些人種花常失敗,其實只是將植物放錯地點。給植物合適的環境,是栽種成功的基本條件。生長環境的條件要從光線、溫度、濕度去考量。植物要長得好,最好放置在與它原生地類似的環境中。

2、光線
   
植物對光線的需求不同可分為陽性植物、陰性植物。

一般的戶外植物大多屬於陽性植物,這些植物需要較充足的日照,否則容易生長不良。尤其是觀花植物,如九重葛、玫瑰花、玉蘭花、雞冠花等,若光照不足,會造成不開花或容易落花的現象。


生長在森林的植物,上層與下層的植物所需光線就大不同。許多室內植物之所以能放在室內,來自熱帶雨林的下層,屬於陰性植物。
3、溫度
地球不同緯度與不同海拔的植物,它的生長適溫也有很大的差異。除了生長會受到溫度的影響,有很多植物一定經過低溫才會開花。這也就是為何許多溫帶植物在台灣平地無法栽培的原因。

4、濕度

來自礫漠的仙人掌與多肉植物都喜愛乾燥,所以平常不大需要澆水。但許多來自熱帶雨林的植物,便要常噴霧以保持環境濕度。
5、室內植物


所謂的室內植物是指可適應室內環境的植物,大多是指耐陰性的觀葉植物,最好放在光線明亮的窗台邊或陽台上。一般來說,不用開燈就可以看報紙的地方,就適合栽種室內植物。

不過,可放於室內並不是指它們不需要光照喔!過暗的室內會使植株徒長或生長不良。若陽光不足,可以藉日光燈或植物燈補充光照量,若陽光不足,可以藉日光燈或植物燈補充光照量。不過還是自然的日照為最好,

   
一般室溫為攝氏25度正好適合來自熱帶的這些觀葉植物。如果放在陽台上,要注意寒流來襲,很容易有寒害。

如果使用冷氣或暖氣會造成溼度較低,要加強噴霧增加空氣濕度。

若是內光線過暗,可將耐陰植物在室內及室外輪流放置1-2個星期,但不可放於陽光直射處,需有遮陰,以免植物灼傷或適應不良。開花植物若要移至室內觀賞,可於花開時移入室內,花謝後一定要再移出室外,除了少數植物外,放在室內來年不易再開花。

yesleng 发表于 2009-5-20 08:45:50

二、浇水

1、澆水的小秘訣─多量少餐

每次澆水一定要澆透,
下次要等土壤乾了再澆水.
這就是多量少餐的意思!
2、澆水的量

每次澆水要澆透,到水從盆底流出為止 。
應使土壤或栽培介質吸足水份且完全濕透,
並讓多餘的水份排出且不積水,如果有底盤,
一定要將多餘的水倒掉,
根部是不可以浸泡在水中的。
3、澆灌式

適合在室內施行,葉面或心部怕濕、
容易腐爛的植物,
如:仙客萊、大岩桐、非洲菫極適合這種方式。
4、淋浴式

適合在戶外施行,
兼有沖掉葉面灰塵的效果,
因水壓較強,容易濺起泥土、
沾污葉背,要提防。5、噴霧式

葉片薄的植物較喜高濕度,
經常噴霧可以使葉子常保鮮綠,
並且能降低葉面溫度,協助渡過酷暑。
6、浸吸式

用泥炭土栽培時,
一旦盆土乾透之後, 不易快速再吸水,
浸吸式可讓泥炭類介質緩緩吸水, 恢復濕潤。
7、澆水的時機

澆水最恰當的時機在於土壤或栽培介質水份漸乾、
而未全乾之際,並非一定要每天澆水,
可由盆土表層的顏色變淡、
觸摸起來乾燥作為澆水時機的參考依據。
盆栽時,還可看整盆重量減輕現象判斷是否應澆水了。 8、注意事項

●葉面有絨毛者,應避免澆到葉子。
●避免將水澆到花朵。
●夏季散熱快,需水量多,土壤高溫時不要澆以涼水。
●冬季需水量少,避免太晚澆水,否則易造成凍傷。

yesleng 发表于 2009-5-20 08:58:05

三、營養
1、何謂植物營養?植物不是光喝水就會長得好
植物成長必須條件是日光、水、溫度和營養要素。16種營養要素中碳、氧、氫可由空氣和水中吸收,其餘13種元素則必須以肥料的形態供給植物吸收。
2、營養三要素:氮磷鉀

營養三要素指氮磷鉀
植物最需要的成份就是被稱為葉肥的氮(N)、花果肥的磷(P)、根肥的鉀(K)。
氮(葉肥):蛋白質
不足:植物生長緩慢、植株弱小、老葉葉片黃。
過多:葉濃綠大而薄、莖葉軟弱、抗病力低。
磷(花肥):核酸
不足:老葉葉小而暗綠、葉柄成紅紫色。
鉀(根肥):影響光合作用,影響酵素的活化、氣孔開合 。
不足:老葉葉緣及葉尖變白、黃轉褐色而壞死。
3、次要元素:鎂.鈣.硫
鎂:是形成葉綠素的重要成份;
不足-新葉或頂芽黃白化現象、伸長停止。
鈣:則是強化細胞壁不可缺乏的成份;
不足-老葉葉緣黃化而後至葉脈嚴重便褐變而落葉
硫:是形成蛋白質的主要成分;
不足-徵狀與缺氮類似(多在幼葉)
4、微量要素:鐵錳鋅硼鉬銅氯 共七種,所需之量極微,但卻是植物生長不可欠缺之成份。如有欠缺,易引起新芽發育不良、黃化、白化等成長不良之症狀。
 
 
鐵:合成葉綠素、傳遞酵素 ;
不足-新葉葉脈內黃白化,中脈及脈緣呈綠色。
錳:光合作用

不足-類似鐵所產生的問題。
鋅:酵素系統、氮素代謝

不足-新梢葉片黃化、葉片畸形、節間縮短。
鉬:固氮酵素及硝酸還原酵素;
不足-類似氮。
銅:葉綠素、同化作用、呼吸作用;
不足-新梢葉片深綠而捲曲無力。
硼:分生組織生長及醣類運轉與代謝;
不足-葉片頂梢變形。
氯:促進光合作用、調節氣孔張合。

5、肥料標示


肥料包裝上的三個數字,分別代表氮、磷、鉀的含量。
如花寶一號的7-6-19,表示氮磷鉀的含量分別為7%、6%、19%。若有四個數字,通常指的是鎂肥,如魔肥的6-40-6-15,若有特別標示,也可能為硼或钙。

6、施肥時期

肥料是植物生長必須的養份,當盆土中養份不夠植物生長所需時,便需要施肥。植物的生長週期中,也和人類相同:
幼年期或正值成長發育階段,最需要高氮肥,能使它長大的營養,例如:花寶二號、花寶五號。
開花結果期要施用含磷鉀肥較高的肥料,以使花美果大,例如花寶三號、漁人魚精開花肥。
花謝果熟後,也要像人類產後補身一般,補充適當的肥料,應迅速施花寶二號。
7、施肥方式液肥:依說明量稀釋後,照一般澆水方式施肥。
固肥:直接撒佈於盆土上,或是混合於栽培介質中,有機肥最好埋入土中。應注意需遠離植物根部。8、注意事項
選擇有肥料登記證、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合格的肥料。

yesleng 发表于 2009-5-20 09:06:49

四、修剪
1、為何要修剪?
適時修剪, 讓植物健康又美觀!  修剪可培養或維持優美的樹型,使植株生長健壯、預防病蟲害,並能促進開花結果,使枯萎的灌木重新茂密生長,矮化植株或降低植株高度,增加移植存活率。

2、應修剪的不良枝
1. 粗枝


太粗的枝幹,破壞樹型。
2. 輪枝
截剪後易發生,保留方向適當的枝條。
3. 平行枝
易使樹冠太密。
4. 枯枝、病枝
破壞美觀、傳染疾病。
5. 子枝
樹基部長出的枝條要及早剪除。
6. 徒長枝
生長優勢的枝條,與主幹競爭養分並破壞樹型。
7. 逆枝
與原來伸長方向相反的枝條,易使樹冠太密。
8. 立枝
與主枝平行的枝幹,破壞樹型。
9. 下垂枝
影響樹下的活動,破壞樹型。
10. 胸枝

主幹截鋸後易發生,破壞美觀。

3、修剪的時期
一般植物
·
冬季修剪:從十一月到翌年二月間植物生長慢,可進行大枝修剪。

·
夏季修剪:不宜行大剪,但可摘心、摘芽、疏花、疏果及修剪徒長枝。

開花樹木
·
春天開花植物:春天開花後一至二星期內進行。

·
夏或秋季開花植物:冬季休眠期或早春未萌新芽前修剪。

4、摘芽
摘芽即用手摘掉葉芽,分為摘心與摘芽兩種。
摘心是摘除新梢的頂芽,可抑制頂芽,促進側芽生長,造成植株分枝多,生長茂密。
摘芽是摘掉側芽,避免過密的枝條,導致通風與透光性不良。

5、剪

剪枝用剪定鋏或鋸子有目的地將枝條剪除,分疏剪與截剪。
疏剪將枯枝、不良枝從基部剪除,通常是初次或大幅修剪時採用。
截剪是將枝條的一段剪去,不可剪超過枝條長度的1/3,可使樹的外型更整齊,甚至可使新萌發的枝條更粗壯。

6、注意事項
雞冠花、鳳仙花不可進行摘心。
萬壽菊、金盞菊、孔雀草等植物可將過多的花蕾,或謝掉的花朵摘除,以節省養分,使花季更長。

yesleng 发表于 2009-5-20 09:17:21

五、土壤
1、優良的栽培介質

花要長得好,[適得其所]很重要。雖然每種植物都有它最喜歡的土質,例如仙人掌喜歡疏鬆排水良好的砂土,彩葉芋喜歡較黏的有機土,粗肋草喜歡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等等。但多數植物都喜歡兼具保肥、保水、通氣好、排水佳等特性的栽培介質。
2、栽培介質的種類


栽培介質可分為土壤與無土介質。
土壤來自天然,世界各地土質各有不同,其中以砂質壤土最優良。
無土介質則是非土壤介質,如:泥炭苔、水苔、蛇木、發泡煉石、真珠石、蛭石等等。
3、土


  庭園栽培時都是以天然土壤為主。土壤內含豐富的腐植質,有利於植物生長。盆栽大型花木時,因需要用較重的介質才會站得穩,常以土壤混合其它介質來栽種。
 土壤種類很多,依物理性可大略分為黏土、壤土及砂土。各種土壤都適合不同植物的生長。例如多肉植物需要排水好的砂土,水邊的植物則喜歡含水高的黏土。
  大多數的植物都喜愛砂質壤土,因它兼具砂土的排水通氣性,和壤土的保水保肥性。
  如果土質不佳,應添加其它介質以改良土質。養份不足的土壤,應加入堆肥或有機肥提高品質。
可直接使用或混合其它介質使用,適於或庭園種植。
  近年來常加上土壤用在盆栽時近年來都市化使耕地減少,工業化又使土壤嚴重污染,想要取得天然土壤並不容易。盆栽時更因有土壤太重,品質不穩定,易有病蟲等因素,多採用無土介質。
4、泥炭苔


泥炭苔是數萬年前植物經沉積在寒帶後形成介質。因苔類的特殊細胞構造具有容納多量的水分、養分、空氣的空間,含天然有機成份,質輕疏鬆,同時不含危害植物的害蟲、細菌、病原體,質地鬆軟,是最好的植物栽培材料,適合都市陽台使用。
5、蛇木與水苔
蛇木與水苔都來自植物。

蛇木取自筆筒樹的氣根及枝幹,為蘭花栽培的最佳介質之一,具有良好的 通氣性、排水性及保水性,依粗細不同,用途不同,粗的適合一般蘭花及觀葉植物,細的可混合其他介質供觀葉及吊盆植物栽培之用。


水苔為高海拔之苔類植物,經採集曬乾後的產品,富含纖維素,保水性強,用於播種、高 壓、扦插或接木上可防止乾燥,最適合蘭花類及高級觀葉植物栽培,出口苗木之包裝也多用之。

6、蛭石/真珠石/發泡煉石蛭石為雲母礦石經高溫處理燒製而成的灰褐色 具有光澤的物質,質輕清潔無菌,且保水、排水、保肥及通氣性均佳呈微酸性,適用於扦插、播種及瓶器栽培。
真珠石屬於天然石灰岩的一種,經高溫燒成的 多孔隙白色粒狀物,清潔無菌,呈中性反應,通氣、排水性良好,用來播種、扦插及改良土壤,又因白色反光不吸熱,可助喜低溫的種子順利發芽。
發泡煉石乃經特殊方法煉製燒結而成的膨鬆 的石礫狀產品,具良好的保水性和通氣性,無菌、無臭,為優秀的介質,水耕栽培、覆蓋盆土美化、花盆底部用。
7、培養土的調配各種植物對介質有不同的需求,我們可以依它們的需求來調配培養土。以下為培養土配方提供參考: 園藝用培養土配方植物用土田一般土土壤腐黑葉土土泥水炭苔苔河蛇木砂屑蛭真珠石石備  註一般草花53 2  64    室內盆花442 標準盆土配法,注重保肥排水。53   2花
木73 重質量才能提供支持力。532觀葉植物   10 以輕鬆、保肥為要。44   2   蔬
菜532        野生植物5   32   仿天然土壤。陽台花槽43      3以質輕、保水、排水良好,並能保肥更佳。   4   33   32   5吊盆      82   以質輕、保水為要。   8      2播
種      10或10或10或以清潔、保水、通氣為要。育
苗   5   5   以疏鬆為要,另需施肥。中苗以上   7   3   保肥力應增強。8、注意事項  一般家庭園藝選用天然土壤為母體作主要介質時,應依其通氣性、保水性、酸鹼性,混入適當的介質以改良土質。建議您添加堆肥,如:花寶系列有機大補帖,能改良土質,強化根系,讓葉美花嬌。
  
以花盆栽種時,因盆內土的容量有限,更應注意使用優良的盆土,才能使根系的發展健全,並保障植株的成長茂盛。
  由於天然土壤有太重又不清潔的缺點,許多盆栽花農漸漸改用無土介質來栽種植物。如果您買回來的盆栽是用無土介質栽培,您應特別注意肥料的供應。

     無土介質本身中,僅含限量的營養要素,應施以容易吸收的複合肥料,例如:花寶、好康多,才能適當的提供植物養份。如施用有機肥應注意其成份避免營養不足。 

yesleng 发表于 2009-5-20 09:27:24

六、換盆
1、為何要換盆我已長大,該換個家了!就像人們長大換新衣一樣,盆栽植物過一、兩年就應換盆,能讓植物更健康茁壯。因為經過
多年的生長,土壤中已長滿了根,不但土壤品質降低,所含養份也已不足。
2、換盆的時機
當植物的根系在盆器內長滿、充塞,以致形成一團網狀根系,或自盆底的排水孔長出根時,就表示該換盆了!
3、換盆的目的
長大要換新家:換大一點的盆可以讓植物繼續成長,而更茂盛,每年約一、二次,盆器換比原盆大約一寸左右。


維持植物的生命力:已長大成型的植株,每1~2年應換盆一次,除了將壞死、枯黑的根系剪除外,又可加入排水良好的肥沃新土,雖沒有換大一點的盆子,也能讓植株繼續健康地生長。

4、換盆步驟一
輕敲盆器邊緣或用鏟耙將盆子邊緣的盆土略為弄鬆使盆土鬆動,可以輕易取出植株,將舊土剝落並剪除壞死或過多的根,枝葉也可同時作修剪。叢生植物,如:白鶴芋也可作分株繁殖。

5、換盆步驟二
換盆時放入新栽培土,並應加入長效性肥料作為基肥,如:蘭花專用的魔肥、專業生產者最常使用的好康多,戶外植物以土壤為主時,亦得施用有機肥,如有機大補帖。
6、換盆步驟三
換好盆,必需澆水,如果能噴施活力素,如:速大多,可以促進植物發根並迅速恢復活力。

7、注意事項
等植物恢復生長後,即可持續施用追肥,以提供植物持續的營養,如花寶、魚精開花肥之類的速效肥料。

丰鼎 发表于 2013-10-30 22:43:2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花卉种植基础知识